更多“以下哪些是保护土壤的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土壤耕作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土壤耕作的措施有生物养地、化学养地、有机与无机结合。

  • 第2题:

    调节土壤温度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土温的调节措施有5种:
    (1)耕作:垄作可使表层温度提高2-3℃。苗期中耕,可改善通气性,提高地表温度。
    (2)增施有机肥或深色肥料,有利于吸收太阳的辐射,能是高地温。
    (3)灌水与排水:夏季灌水,可降低土温;冬前灌水可减慢土温的下降速度,起到稳温保温的作用,早春低温地排水,有利于地温的上升。
    (4)覆盖与遮阴:用地膜覆盖地面,在早春、冬季可提高地温,夏季用秸秆,碎草覆盖地面,可降低地温。
    (5)温室:利用温室、塑料大棚保温,可在冬季进行某些作物的生产。苗床还可采用地热线加温的方法提高地温。

  • 第3题:

    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
    (2)化学养地。
    (3)有机与无机结合。
    (4)确立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

  • 第4题:

    土壤质地改良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增施有机肥;
    2、掺砂掺黏,客土调节;
    3、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制度。

  • 第5题:

    高产肥沃土壤的培育措施是()

    • A、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
    • B、合理灌排,有效调控土壤养分
    • C、合理轮作,用养结合
    • D、深耕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 E、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正确答案:A,B,C,D,E

  • 第6题:

    改良土壤耕性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增施有机肥料;(2)通过掺沙掺黏,改良土壤质地;(3)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4)掌握宜耕含水量和宜耕时期。

  • 第7题:

    问答题
    土壤耕作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土壤耕作的措施有生物养地、化学养地、有机与无机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防止土壤侵蚀的土壤耕作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等高耕作法;
    2、残茬覆盖耕作法;
    3、沟垄耕作法;
    4、少耕法和免耕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要谈谈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以下两: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生物养地主要是通过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可使土壤肥力持续稳定,起到作物持续增产的作用,其基本措施主要有:
    ①深耕增施有机肥,积极培肥地力②秸秆还田③种植豆科绿肥④合理轮作
    (2)化学养地
    化学养地即是使用化学肥料培肥地力,其基本措施主要是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的合理配合,通过无机肥促进有机肥,氮、磷、钾肥与微肥的合理配合施用,可实现土壤快速培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正确答案: 1、采用基于风险土壤环境监管模式
    2、注重地方政府对土壤的监管
    3、制定有效的土壤环境监管财政激励措施
    4、制定国家和地方土壤质量指导标准
    5、兼顾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6、加强对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保护性土壤耕作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等高耕作法。
    (2)沟垄耕作法。
    (3)残茬覆盖耕作法。
    (4)免耕法。
    (5)防风防蚀耕作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哪些是保护土壤的措施()
    A

    乱抛弃电池

    B

    少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C

    滥用化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保护性土壤耕作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等高耕作法。
    (2)沟垄耕作法。
    (3)残茬覆盖耕作法。
    (4)免耕法。
    (5)防风防蚀耕作法。

  • 第14题:

    什么是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持续提供和协调植物生产所需的肥、水、气、热的能力。一般以在常规栽培条件下,不施任何肥料的作物产量作为土壤基础肥力产量。
    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主要有:
    (1)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2)合理耕作、轮作;
    (3)平整土地,改善灌排条件;
    (4)合理应用土壤改良剂、调节剂等。

  • 第15题:

    防止土壤侵蚀的土壤耕作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等高耕作法;
    2、残茬覆盖耕作法;
    3、沟垄耕作法;
    4、少耕法和免耕法。

  • 第16题:

    请简要谈谈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以下两: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生物养地主要是通过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可使土壤肥力持续稳定,起到作物持续增产的作用,其基本措施主要有:
    ①深耕增施有机肥,积极培肥地力②秸秆还田③种植豆科绿肥④合理轮作
    (2)化学养地
    化学养地即是使用化学肥料培肥地力,其基本措施主要是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的合理配合,通过无机肥促进有机肥,氮、磷、钾肥与微肥的合理配合施用,可实现土壤快速培肥。

  • 第17题:

    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正确答案: 1、采用基于风险土壤环境监管模式
    2、注重地方政府对土壤的监管
    3、制定有效的土壤环境监管财政激励措施
    4、制定国家和地方土壤质量指导标准
    5、兼顾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6、加强对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管

  • 第18题:

    问答题
    苗木在起苗后,根系离开土壤开始逐渐脱水,如果保护不好,直接影响栽植成活率。请述苗木起苗至栽植前,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苗木保护?

    正确答案: (1)做好苗木的包装
    长距离运输(达一天以上)的苗木要求细致包装,以防止苗根干燥。生产上常用的包装材料有草包、草片、蒲包、麻袋、塑料袋等。包装技术分包装机包装和手工包装。先将湿润物(如苔藓、湿稻草和麦秸等)放在包装材料上,然后将苗木根对根地放在上面,并在根系间加些湿润物,如此放苗到适宜的重量后(20〜30kg),将苗木捆成捆,用绳子捆紧。
    在南方,常用浆根代替小苗的包装。做法是在苗圃挖一小坑,铲出表土,将心土(黄泥土)挖碎,灌水拌成泥浆,泥浆中可放入适量的化肥或生根促进剂等。事先将苗木捆成捆,将根部放入泥坑中蘸上泥浆即可。裸根大苗最好先浆根,然后再包扎成捆。
    (2)做好苗木运输过程的保护措施
    短距离运输,可现在筐底或车上放一层湿润物,将苗木根对根分层放在湿润物上,分层交替堆放,最后在苗木上再放一层湿润物即可。用包装机包装也要加湿润物,保护苗根不致干燥。长途运输苗木时。为了防止苗木干燥,宜用席子、麻袋、草帘、塑料膜之类的东西盖在苗木上。在运输过程中,要检查包内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包内温度高,要把包打开通风,并更换湿草以防发热。如发现湿度不够,可适当喷水。为了缩短运输时间,最好选用速度快的交通工具。
    (3)做好苗木假植和低温贮藏
    苗木运到目的地以后,要立即将苗打开进行假植。如运输时间长,苗根较干时,应先将根部用水浸一昼夜后再行假植。
    假植。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临时性的埋植,称为假植。假植的目的在于。当苗木分级后,如果不能立即进行定植,则需要暂时将其集中成束或排壅土栽植在无风害、冻害和积水的小块土地上,防止根系干燥或遭受其他损害,影响成活。需要假植的苗木要除去一部份枝叶,减少水分蒸腾,以延长植株寿命。
    贮藏。主要采用低温贮藏,将苗木置于低温、湿润、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妥善保存。多数树种要控制温度在-3℃~3℃的范围内,北方树种使用稍低些,如落叶松、红松等,不宜高于0℃;南方树种可在0℃~+3℃之间,利于苗木休眠,不利于腐烂菌的繁殖。空气相对湿度控制85%以上,并且要配有通风设备。生产中也可利用冷藏库、冰窖以及能够保持低温的地下室和地窖、窑洞等进行贮藏,效果良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下列()是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
    A

    移民安置措施

    B

    低温水缓解工程措施

    C

    土壤质量保护和占地恢复措施

    D

    生态监测措施

    E

    生态用水泄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案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
    (2)化学养地。
    (3)有机与无机结合。
    (4)确立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施加抑制剂:向土壤中施加改良性抑制物(如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使它们与土壤中的重金属作用生成难溶化合物,降低重金属在土壤及植物体内的迁移能力。
    ⑵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采用土壤淹水和凉晒的办法,改变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如: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成分,重金属易被水稻吸收,此时淹水可明显地抑制水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
    ⑶改变耕作制度:通过土壤耕作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旱田、水田轮作、蔬菜与粮食作物轮作。
    ⑷客土深翻:对轻度污染的土壤和小面积污染的土壤可采用深耕的办法,将上下土层翻动混合,使表层土层污染物含量降低。
    ⑸制定农药的容许残留量。
    ⑹禁止和严格限制难降解农药的施用。
    ⑺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
    ⑻研制可降解地膜,回收废旧地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各项耕作措施,对土壤影响的大小及消耗动力的多少,土壤耕作措施可归纳为哪些?

    正确答案: 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
    基本耕作包括
    1翻耕
    2深松耕
    3旋耕;
    表土耕作包括
    1浅耕灭茬
    2耙地
    3镇压
    4中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保护土壤环境采取哪些主要对策措施?

    正确答案: ①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
    ②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③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④加强土壤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