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4)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更多“法庭辩论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些选项正确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

    A.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不属于辩论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辩论的证据

    C,当事人只能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

    D.辩论权的行使仅仅体现在法庭辩论阶段


    正确答案:B
    46.【答案】B 【考点】基本原则;辩论原则【解析】 书面答辩也是辩论的一种形式,故不选A.未经辩论的质证则和证据不能认证,故选B.当事人可就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辩论,故不选C.辩论贯穿于诉讼过程,故不选D.

  • 第2题:

    开庭审理的阶段包括()。

    A:法庭调查
    B:法庭辩论
    C:法庭辩论后的调解
    D:合议庭评议和判决
    E:中间休庭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开庭审理。开庭审理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后的调解、合议庭评议和判决。

  • 第3题:

    采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民事纠纷过程中,准备开庭后正确的审理顺序()。

    A、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法庭笔录
    B、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
    C、法庭辩论、法庭调查、法庭笔录、宣判
    D、法庭辩论、法庭笔录、法庭调查、宣判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323该题目考查的是普通审理的顺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

  • 第4题:

    开庭审理的步骤正确的是()。

    A.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法庭调查
    B.法庭辩论—法庭调查—法庭笔录—宣判
    C.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
    D.法庭辩论—法庭笔录—法庭调查—宣判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349 / 2019版教材P347
    l 开庭审理方式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法庭笔录 5.宣判

  • 第5题:

    法庭调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


    正确答案: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末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材料。
    (4)宣读鉴定结论。
    (5)宣读勘验笔录。

  • 第6题:

    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 A、辩论权的行使,不仅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 C、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不属于辩论的一种形式
    • D、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采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民事纠纷过程中,准备开庭后正确的审理顺序()。

    • A、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法庭笔录
    • B、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宣判
    • C、法庭辩论、法庭调查、法庭笔录、宣判
    • D、法庭辩论、法庭笔录、法庭调查、宣判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法庭辩论的顺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法庭辩论的顺序是:
    (1)公诉人发言;
    (2)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3)被告人自行辩护;
    (4)辩护人辩护;
    (5)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 第9题:

    问答题
    法庭辩论按照什么顺序进行?

    正确答案: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4)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A

    辩论权的行使,不仅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B

    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C

    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不属于辩论的一种形式

    D

    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顺序正确的是()。
    A

    核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

    B

    核对当事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宣判

    C

    法庭调查-核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宣判

    D

    核对当事人-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宣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37条至142条的规定,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顺序一般为:核对当事人-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宣判。故D为正确选项。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A

    核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

    B

    核对当事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宣判

    C

    法庭调查——核对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宣判

    D

    核对当事人——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宣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开庭审理的法定程序为( )。

    A.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审判

    B.宣布开庭、法庭辩论、法庭调查、评议审判

    C.宣布开庭、法庭辩论、评议审判、法庭调查

    D.法庭调查、宣布开庭、法庭辩论、评议审判


    正确答案:A

    开庭审理主要有以下程序: 

    ●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审判。

  • 第14题:

    下列哪些说法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A:辩论权的行使,不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是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C: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D: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也属辩论的一种形式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条和教材的观点,ABCD四个选项均属于辩论原则的内容。辩论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辩论的内容包括程序问题、实体问题和证据问题,辩论集中体现在开庭审理阶段,但在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之间通过书面的形式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也属于辩论的范畴。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某案开庭审理过程中,辩护人提出了一份被告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人证言,在对该证据进行质证之后,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请问,对该证人证言质证的顺序和法庭辩论的顺序,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法庭辩论的顺序: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
    B:法庭辩论的顺序:被害人、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
    C:对该证言质证的顺序: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公诉人
    D:对该证言质证的顺序:被告人、辩护人、公诉人、被害人

    答案:A,C
    解析:
    《刑诉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7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241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由此可见,本题中是建议检察院补充起诉,而不是建议补充侦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根据《刑诉解释》第236条的规定,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0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
    依据《刑诉解释》第212条的规定,对该证人证言质证的顺序应当是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公诉人。因此C选项表述正确。按照《刑诉解释》第229条的规定,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公诉人发言;(2)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3)被告人自行辩护;(4)辩护人辩护;(5)控辩双方进行辩论。因此,A选项表述正确,B选项错误。
    《刑诉解释》第250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扰乱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情节较轻的,应当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2)不听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3)情节严重的,报经院长批准后,可以对行为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4)未经许可录音、录像、摄影或者通过邮件、博客、微博客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的,可以暂扣存储介质或者相关设备。依据此法条,可以看出: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C选项的错误在于罚款的决定主体是院长,而不是审判长;D选项的错误在于罚款的金额超过了法定限制。
    一审的办案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刑事案件从受理到宣判的最长时间限制。在此将《刑事诉讼法》对于一审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的办案期限的主要规定总结如下:(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的2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2)下列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①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②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③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④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3)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4)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 第16题:

    开庭审理的步骤正确的是( )。

    A、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法庭调查
    B、法庭辩论-法庭调查-法庭笔录-宣判
    C、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
    D、法庭辩论-法庭笔录-法庭调查-宣判

    答案:C
    解析:
    开庭审理的程序依次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笔录,宣判。

  • 第17题:

    简述法庭辩论的顺序是?


    正确答案: ⑴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⑵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⑶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⑷互相辩论。

  • 第18题: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

    • A、组织合议庭审理
    • B、不按照普通程序的法庭辩论顺序进行
    • C、不按照普通程序的法庭调查顺序进行
    • D、当即审理
    • E、独任审判员兼任书记员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下列关于法庭审理程序顺序正确的是()。

    • A、开庭、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
    • B、开庭、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调查、评议和宣判
    • C、开庭、法庭辩论、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 D、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法庭辩论的顺序是?

    正确答案: ⑴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⑵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⑶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⑷互相辩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法庭调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

    正确答案: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末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材料。
    (4)宣读鉴定结论。
    (5)宣读勘验笔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
    A

    组织合议庭审理

    B

    不按照普通程序的法庭辩论顺序进行

    C

    不按照普通程序的法庭调查顺序进行

    D

    当即审理

    E

    独任审判员兼任书记员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庭审理程序顺序正确的是()。
    A

    开庭、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

    B

    开庭、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调查、评议和宣判

    C

    开庭、法庭辩论、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D

    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