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的优势,注重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
第1题:
从2010年起,国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该政策理解不正确的观点是( )。
A.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不再区别对待
B.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惠及更多农民,提高扶贫标准
C.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D.不再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2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国扶贫攻坚的目标是()。
第3题:
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项目建设,使重大项目建设成果及早惠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第4题:
在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估的基础上,平度市扶贫办会同有关镇街先后将6000多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择优注入平度市()27个“农民创新创业载体”,惠及并助力平度市大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弱)村稳定脱贫。
第5题:
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此,我们应用好扶贫资金,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展开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对此习近平提出倡议,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致力于消除世界贫困的合理性。
第6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方面增加力度。
第7题:
第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把贫困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
第8题:
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苦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第9题:
第10题: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第11题:
中国政府
中国制度
社会治理
社会动员
第12题: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消除绝对贫困
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消除区域贫困
第13题:
中国进一步大规模减贫面临的挑战包括()。
第14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会议提出,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要以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通过输出劳务、发展产业、加强培训、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第15题:
在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估的基础上,平度市扶贫办会同有关镇街先后将6000多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择优注入平度市27个“农民创新创业载体”,涵盖特色种植、旅游、体验、智慧等各类优质经营实体,通过约定最低资产收益率,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和收益共享机制为核心,惠及并助力平度市大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弱)村稳定脱贫。
第16题:
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此,我们应用好扶贫资金,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展开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对此习近平提出倡议,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如何实现未来5年全部脱贫目标。
第17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第18题: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的优势,注重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
第19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围绕减贫来进行。
第20题:
贫困程度浅的人都脱贫了,剩下的人贫困程度都比较深
通过经济增长来减贫效应在减弱
扶贫到户的项目和投资不多
贫困人口没有从扶贫开发中平等受益
第21题:
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扶贫台账
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致贫的原因和脱贫的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
第22题:
卫计扶贫
健康扶贫
医院扶贫
医生扶贫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