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为某地教育局的局长,合谋并授意该局的张某,利用李某局长的身份告知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孟某,为李某的孩子上此学校提供便利。后来,李某的孩子并未在孟某的帮助下而自行考入该校,该案例中李某应受到()处分?A、警告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D、留党察看

题目

李某为某地教育局的局长,合谋并授意该局的张某,利用李某局长的身份告知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孟某,为李某的孩子上此学校提供便利。后来,李某的孩子并未在孟某的帮助下而自行考入该校,该案例中李某应受到()处分?

  • A、警告
  • B、严重警告
  • C、撤销党内职务
  • D、留党察看

相似考题
更多“李某为某地教育局的局长,合谋并授意该局的张某,利用李某局长的身份告知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孟某,为李某的孩子上此学校提供便利。后来,李某的孩子并未在孟某的帮助下而自行考入该校,该案例中李某应受到()处分?A、警告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D、留党察看”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是甲期货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某是该公司的客户。甲期货公司指派张某为李某提供交易服务。后张某离职到了乙期货公司工作,但甲期货公司和张某都没有将此情况告知李某。李某继续在甲期货公司交易,并继续把下达的指令交给张某,而张某并没有把收到的指令交回甲期货公司,导致了李某的损失。乙公司对此事完全知情并采取默认态度。

    在本案中,( )应承担该损失。

    A.甲期货公司

    B.乙期货公司

    C.张某

    D.张某和乙期货公司


    正确答案:AC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期货侵权纠纷和无效的期货交易合同纠纷案件,应当根据各方当事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的性质、大小,过错和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过错方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案中,甲期货公司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将该情况通知客户李某,未经通知而对李某造成的损失,应当由甲期货公司和张某共同承担责任。

  • 第2题:

    李某为某地教育局的局长,合谋并授意该局的张某,利用李某局长的身份告知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孟某,为李某的孩子上此学校提供便利。后来,李某的孩子并未在孟某的帮助下而自行考入该校,该案例中李某应受到__ ___处分?

    A. 警告 B. 严重警告 C. 撤销党内职务 D. 留党察看


    参考答案B

  • 第3题:

    张某是甲期货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某是该公司的客户。甲期货公司指派张某为其提供交易服务。后张某离职到了乙期货公司工作,但甲期货公司和张某都没有将此情况告知李某。李某继续在甲期货公司交易,并继续把下达的指令交给张某,而张某并没有把收到的指令交回甲期货公司,导致了李某的损失。乙公司对此事完全知情并采取默认态度。在本案例中,()应承担该损失。

    A.甲期货公司
    B.乙期货公司
    C.张某
    D.张某和乙期货公司

    答案:A,C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期货侵权纠纷和无效的期货交易合同纠纷案件,应当根据各方当事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的性质、大小,过错和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过错方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案中,甲期货公司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将该情况通知客户关系李某,未经通知后而对李某造成的损失,应当由甲期货公司和张某共同承担责任。

  • 第4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李某与社会上的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对上述行为的定性为()。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
    D.张某构成诈骗罪,李某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答案:C
    解析:
    【详解】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据此,国家工作人员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的,共同构成贪污罪。

  • 第5题:

    张某为丈夫李某投保死亡保险,并在征得李某同意下指定自己为受益人,后来双方离异,但被保险人李某未变更受益人,李某死亡后,()有权领取保险金。

    • A、李某父亲
    • B、李某的女儿
    • C、张某
    • D、李某母亲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李某开枪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李某,中共党员,某市国土局副局长。2010年,李某利用其分管后勤工作的职务便利,侵吞单位公款人民币2000元;同年9月李某在负责审批土地过程中,收受开发商张某人民币2000元。在纪委调查过程中,李某主动将4000元交到纪委。请问:(1)对李某应如何定性处理?(2)对李某违纪所得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李某的行为分别构成贪污和受贿错误,但违纪行为情节较轻,且有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的情节,因此,综合分析全案,可以从轻处分。
    (2)对于其违纪所得则应当予以收缴。其贪污的2000元应发还原单位;其受贿的2000元应追缴后上缴国库。

  • 第8题:

    建筑商李某找其同学党员张某介绍工程,张某又将李某介绍给其老乡某学校副校长王某,并陪李某一起送10000元给王某,事后王某将该校办公楼部分装饰工程承包给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属于受贿
    • B、张某的行为属于介绍贿赂
    • C、李某的行为属于行贿
    • D、对10000元作为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李某准备到某学校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约张某去帮助他望风。张某不同意并告发了李某,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李某为某地教育局的局长,合谋并授意该局的张某,利用李某局长的身份告知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孟某,为李某的孩子上此学校提供便利。后来,李某的孩子并未在孟某的帮助下而自行考入该校,该案例中李某应受到()处分?
    A

    警告

    B

    严重警告

    C

    撤销党内职务

    D

    留党察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李某向某期刊投稿但未被采用,后来李某在某网站上发现了自己的文章,但文章中自己的署名被网站删除了,张某将该文章下载后供自己学习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期刊未经李某许可擅自将李某的文章公布在网站上,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

    B

    网站应该向李某支付报酬,并应该在文章中给李某署名

    C

    张某应该向李某支付报酬,并承担侵权责任

    D

    张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李某已经发表的作品,不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盗接李某家的电信线路并复制李某家使用的电信码号上网,后来王某的朋友张某也使用该电信码号上网。李某发现后,应该向谁追究侵权责任()。
    A

    王某

    B

    张某

    C

    李某或张某

    D

    王某和张某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建筑商李某找其同学张某(党员)介绍工程,张某又将李某介绍给其老乡某局局长王某(党员),并陪李某一起送人民币10000元给王某,事后王某将该局办公楼部分装饰工程承包给李某。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的行为属于受贿

    B、张某的行为属于介绍贿赂

    C、李某的行为属于行贿

    D、对10000元作为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李某与社会上的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后者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对上述行为的定性为( )。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

    D.张某构成诈骗罪,李某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据此,国家工作人员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共同构成贪污罪。

  • 第15题:

    某公安机关接到李某报警,称其孩子不慎走失请求帮忙寻找。对此求助,公安机关正确的做法是( )。

    A.告知李某自行寻找
    B.告知李某警力不够,无法帮助寻找
    C.因李某曾谎报警情,对其求助不予理睬
    D.立即派员核实情况并组织警力帮助寻找

    答案:D
    解析: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11条规定:“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报警、求助和对正在发生的民警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处警民警接到110报警服务台处警指令后,应当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对其他非紧急报警、求助和投诉,处警民警应当视情尽快处理。”题干中李某报警孩子丢失属于紧急报警,应该立即核实情况并组织警力帮助寻找。因此选择D项。

  • 第16题:

    王某盗接李某家的电信线路并复制李某家使用的电信码号上网,后来王某的朋友张某也使用该电信码号上网。李某发现后,应该向谁追究侵权责任()。

    • A、王某
    • B、张某
    • C、李某或张某
    • D、王某和张某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李某向某期刊投稿但未被采用,后来李某在某网站上发现了自己的文章,但文章中自己的署名被网站删除了,张某将该文章下载后供自己学习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期刊未经李某许可擅自将李某的文章公布在网站上,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
    • B、网站应该向李某支付报酬,并应该在文章中给李某署名
    • C、张某应该向李某支付报酬,并承担侵权责任
    • D、张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李某已经发表的作品,不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在一次夏季抗洪抢险紧急任务中,县委要求某局局长带领一队人上堤防守,该局长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去,被党员干部举报并被查实,该局长应被给予()处分。

    • A、严重警告
    • B、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
    • C、撤销党内职务
    • D、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李某为自己投保一份人寿险,保额100万元。指定其妻为受益人,李某有一子9岁,李某的母亲60岁且自己单独生活。若李某因故身亡,则该份保险金依法处理的方式为()

    • A、李某的妻子获得50万元,其余50万元由李某的孩子,母亲和妻子平分
    • B、李某的妻子获得50万元,其余50万元由李某的孩子,母亲平分
    • C、李某的妻子获得100万元
    • D、李某的妻子,孩子和母亲平分100万元保险金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张某是某市教育局局长,王某找到李某(张某的情人),让其帮忙使他的女儿就读于重点中学,并送给李某现金10万元。李是通过与张某的关系,找到负责具体招生录取的工作人员林某请其帮忙,并向林某承诺张某会把他提升为副科长,对此张某并不知情。于是林某违反规定,让王某的女儿顺利进入重点高中。对于李某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介绍贿赂罪
    • B、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 C、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某公安机关接到李某报警,称其孩子不慎走失请求帮忙寻找。对此求助,公安机关正确的做法是()。

    • A、告知李某自行寻找
    • B、告知李某警力不够,无法帮助寻找
    • C、因李某曾谎报警情,对其求助不予理睬
    • D、立即派员核实情况并组织警力帮助寻找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多选题
    张某拥有一间商铺,并用该商铺向银行抵押贷款。张某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的房地产经纪人李某代理自己出租该商铺,并答应该业务完成后给李某一定的费用。李某随后使用自己拟的合同与张某订立了委托合同。后来李某找到王某,游说王某委托李某所在的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为其承租商铺,王某后来同意了,与甲经纪机构签订了委托合同。随后,甲经纪机构指定李某办理这项业务。于是,李某以机构名义代表王某与张某订立了房屋租赁合同,该合同的租赁双方均有李某的签名,出租方有张某的签名。后来,张某支付给了李某原来约定的费用,王某为了表示感谢,也向李某支付了一定的“好处费”。关于张某和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

    张某和李某的合同出于真实意愿,因此合同成立

    B

    因为合同履行成功了,所以张某应当支付给李某相应的费用

    C

    李某和不应该收取这个费

    D

    李某和张某可以签署这份合同,但需要告知自己的经纪机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一次夏季抗洪抢险紧急任务中,县委要求某局局长带领一队人上堤防守,该局长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去,被党员干部举报并被查实,该局长应被给予()处分。
    A

    严重警告

    B

    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

    C

    撤销党内职务

    D

    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岁的孩子小张,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李某、张某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B

    李某、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C

    收养关系解除后,小张与李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终止

    D

    收养关系解除后,小张与张某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