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布什时指出:不管美国1980年大选后哪一个党执政,中国政府评价和判断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对外政策都将把对中国的政策视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这是一个()的问题。A、两大国B、区域性重大C、全球战略

题目

1980年8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布什时指出:不管美国1980年大选后哪一个党执政,中国政府评价和判断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对外政策都将把对中国的政策视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这是一个()的问题。

  • A、两大国
  • B、区域性重大
  • C、全球战略

相似考题
更多“1980年8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布什时指出:不管美国1980年大选后哪一个党执政,中国政府评价和判断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对外政策都将把对中国的政策视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这是一个()的问题。A、两大国B、区域性重大C、全球战略”相关问题
  • 第1题:

    随着美国总统竞选活动的日益激烈,一个名为"继续前进"的反布什民主派政治团体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政治广告,将布什比作纳粹元首希特勒,引起了共和党和美国犹太团体的愤怒。其实这则引起争议的广告只是"继续前进"网站推出的"布什30秒"政治广告大赛的参赛作品之一,而从各方面抨击布什错误施政方针的广告作品竟多达1512则。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布什在日益激烈的总统竞选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抨击

    B.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政治广告大赛非常流行

    C.布什错误施政方针受到多达1512则广告作品的抨击

    D.共和党和美国犹太团体拥护布什当选美国总统


    正确答案:A
    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其实”转折词之后是重点,“而”引导的句子就成为重点中的重点,因此,最后一句是主题句,主题句做进一步引申,即为A项。

  • 第2题:

    2004年11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关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海局势复杂敏感,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政府愿尽一切努力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容许“台独”。布什则表示,美方理解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和宣布“独立”的言行,不会向台湾当局发出不一致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会见外国领导人时,当外国领导人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的立场后,中国领导人往往会用到“感谢”一词,但在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国领导人无不例外地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对于上述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是一种实力的体现,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是一个大国外交姿态的绝对转变
    B. 由感谢到赞赏,由被动到主动,由凤毛麟角到大势所趋。台湾问题,已不构成一个影响中国对外展示强大实力的阻力
    C. 说明中国对世界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不断加强,也说明中国是改善和稳定世界格局状况的重要力量
    D. 中国政府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内部事务,所以对布什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满,希望布什政府能够言行一致

    答案:B
    解析:
    [解析] 由该段文字可得,由“感谢”转变为“高度赞赏”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加强,但台湾问题依然是影响中国对外展示强大实力的阻力。由此判断,B项错误。

  • 第3题: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在野的民主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是哪两位?


    正确答案: 凯利Kerry和爱德华兹Edwards

  • 第4题:

    江泽民同志1999年11月15日在会见美国政府代表团时指出,中美双方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为什么说中美签署中国“人世”协议是“双赢”?


    正确答案: 这一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并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新的动力。中美双方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协议充分说明中美双方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展望二十一世纪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事关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正是由于双方从大局着眼,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的精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才克服了各种困难,妥善处理和解决了彼此的分岐,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 第5题:

    1899年10月,在芝加哥举行了反帝国主义大会,面对反帝国主义同盟的强大声势,美国民主党严厉指责麦金莱的共和党政府的对外侵略政策扩张,以便在1900年总统选举竞选中捞到好处。麦金莱政府于是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表明()。

    • A、美国民众对政府殖民扩张政策均持反对态度
    • B、美国民主党不主张政府对外殖民扩张政策
    • C、“门户开放”政策与美国政党纷争相关
    • D、共和党们“门户开放”放弃了对外扩张政策

    正确答案:C

  • 第6题: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等,得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支持。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这表明()

    • A、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 B、美国奉行政治全球化政策
    •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正确答案:C

  • 第7题:

    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阿尔夫·兰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银行家

    B

    生于1887年

    C

    美国共和党成员

    D

    1935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在野的民主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是哪两位?

    正确答案: 凯利Kerry和爱德华兹Edward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01年9月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哪些重大调整?如何认识和评价它?

    正确答案: 1.美国爆发“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借助反恐,进行扩张。“9.11”事件之后,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基地”组织,美国开始发动阿富汗战争。打着反恐的旗号,美国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且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使自己在中亚几国的驻军合法化、长期化。
    (2)改善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9.11”事件之后,美国认识到打击恐怖主义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尤其是大国合作。因此,美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
    (3)与西欧盟国关系上,已出现了深刻的裂痕。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在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等问题上,与其西欧盟国,尤其是德国、法国的裂缝日渐增大。
    (4)对中东,提出“整合”政策。阿富汗战争后,美国把反恐重点转向中东。美国认为中东地区现存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滋生恐怖主义和反美情绪的温床。只有用美式民主、自由改造这些国家,才能使其不成为美国和世界的威胁。
    (5)在联合国体系内,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并不放弃寻求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但“即使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美国也将单独地对敌人进行打击”。美国不排斥“多边主义”,但同时在“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选择上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2.认识与评价:通过回顾小布什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我们有以下一些认识:
    (1)在国际战略目标上,强调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追求绝对安全,绝对霸权,试图建立一个美国权威不受任何挑战的单极世界。
    (2)非常关注实力,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实力,这可以说是小布什指定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小布什认为,有了强大的实力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篡改国际法,使其“先发制人”合理合法,最后公然动武。
    (3)单边主义色彩非常浓厚。比如为了自身国家的利益,退出作为国际战略稳定基石的《反导条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随着美国总统竞选活动的日益激烈,一个名为“继续前进”的反布什民主派政治团体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政治广告,将布什比作纳粹元首希特勒,引起了共和党和美国犹太团体的愤怒。其实这则引起争议的广告只是“继续前进”网站推出的“布什30秒”政治广告大赛的参赛作品之一,而从各方面抨击布什错误施政方针的广告作品竞多达1512则。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是( )

    A.布什在日益激烈的总统竞选活动中受到反对派的攻击

    B.反布什的美国政治团体把他比作纳粹元首希特勒

    C.布什错误施政方针受到多达1512则广告作品的抨击

    D.对布什的恶意攻击,激起了共和党和美国犹太团体的愤怒


    正确答案:C
     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第一句话例举在竞选活动中一个抨击布什的广告:第二句话进一步表明抨击布什错误施政方针的广告多达上千条。由此可知这段话表明了布什错误施政方针受到广告抨击。

  • 第14题:

    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

    A.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B.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答案:A
    解析: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在全球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继续保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是通过上述措施,改变美国的不利处境,在绝对霸权失灵的情况下,采用“均势”政策来维护美国的利益。具体地说,就是美国以苏联为头号敌人,把中国看作“潜在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利用中国牵制苏联,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摆脱越战,以便稳定国内,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

  • 第15题:

    下面关于阿尔夫·兰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银行家
    • B、生于1887年
    • C、美国共和党成员
    • D、1935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美国白宫2016年()重申,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长期政策立场没有改变,美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 A、12月1日
    • B、12月2日
    • C、12月3日
    • D、12月4日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中国政府的一再严正交涉,执意对台军售以及会见达赖,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我国政府强烈反对是因为() ①奥巴马的行为粗暴干涉了中国内政 ②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④奥巴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2001年9月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哪些重大调整?如何认识和评价它?


    正确答案: 1.美国爆发“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借助反恐,进行扩张。“9.11”事件之后,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基地”组织,美国开始发动阿富汗战争。打着反恐的旗号,美国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且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使自己在中亚几国的驻军合法化、长期化。
    (2)改善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9.11”事件之后,美国认识到打击恐怖主义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尤其是大国合作。因此,美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
    (3)与西欧盟国关系上,已出现了深刻的裂痕。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在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等问题上,与其西欧盟国,尤其是德国、法国的裂缝日渐增大。
    (4)对中东,提出“整合”政策。阿富汗战争后,美国把反恐重点转向中东。美国认为中东地区现存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滋生恐怖主义和反美情绪的温床。只有用美式民主、自由改造这些国家,才能使其不成为美国和世界的威胁。
    (5)在联合国体系内,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并不放弃寻求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但“即使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美国也将单独地对敌人进行打击”。美国不排斥“多边主义”,但同时在“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选择上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2.认识与评价:通过回顾小布什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我们有以下一些认识:
    (1)在国际战略目标上,强调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追求绝对安全,绝对霸权,试图建立一个美国权威不受任何挑战的单极世界。
    (2)非常关注实力,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实力,这可以说是小布什指定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小布什认为,有了强大的实力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篡改国际法,使其“先发制人”合理合法,最后公然动武。
    (3)单边主义色彩非常浓厚。比如为了自身国家的利益,退出作为国际战略稳定基石的《反导条约》。

  • 第19题:

    美国爆发“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

    • A、借助反恐,进行扩张
    • B、改善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
    • C、加强与西欧盟国的关系上
    • D、对中东,提出“整合”政策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2月8日来信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对特朗普表示愿意努力拓展()、发展()和国际社会的()表示高度赞赏。特朗普强调,我充分理解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正确答案:中美合作;惠及中美两国;建设性双边关系;一个中国

  • 第21题:

    问答题
    江泽民同志1999年11月15日在会见美国政府代表团时指出,中美双方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为什么说中美签署中国“人世”协议是“双赢”?

    正确答案: 这一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并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新的动力。中美双方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协议充分说明中美双方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展望二十一世纪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事关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正是由于双方从大局着眼,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的精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才克服了各种困难,妥善处理和解决了彼此的分岐,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80年8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布什时指出:不管美国1980年大选后哪一个党执政,中国政府评价和判断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对外政策都将把对中国的政策视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这是一个()的问题。
    A

    两大国

    B

    区域性重大

    C

    全球战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

    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贸易大国、投资大国,中国提升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的迫切性提高。因此,要用全球战略意识,规划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组合全球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主导性要素,实行“全球组织型发展战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