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者属于高灵敏度型。A、30mA~1AB、30mA及以下C、1A以上D、1A以下

题目

对于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者属于高灵敏度型。

  • A、30mA~1A
  • B、30mA及以下
  • C、1A以上
  • D、1A以下

相似考题
更多“对于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者属于高灵敏度型。”相关问题
  • 第1题:

    配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时间的乘积最高应限制在()以下。

    A.30 mA·S
    B.45 mA·S
    C.60 mA·S
    D.75 mA·S

    答案:A
    解析:
    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一般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 s),并有合适的分级配合。但总配电箱(或配电室)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最高应限制在30 mA·s以下。

  • 第2题:

    漏电保护器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 ),属于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

    A0.03A及其以下

    B0.03A以上至1A

    C0.3A及其以下

    D1A以上


    A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最基本的技术参数包括额定剩余电流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
    1)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Δn):是制造厂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规定的剩余动作电流值,在该电流值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动作。该值反映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我国标准规定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为:0.006、0.01、0.03、0.05、0.1、0.3、0.5、1、3、5、10、20、30A共13个等级。其中,0.03A及其以下者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0.03A以上至1A者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A以上者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
    2)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IΔn0):是制造厂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规定的剩余不动作电流值,在该电流值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动作。为了防止误动作,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1/2。
    3)分断时间:是指从突然施加剩余动作电流的瞬间起到所有极电弧熄灭瞬间,即被保护电路完全被切断为止所经过的时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根据分断时间的不同,分为一般型和延时两种。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人为地设置了延时,以适应分级保护的需要,主要用于分级保护的首端,仅适用于IΔn>0.03A的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延时时间优选值为:0.2、0.4、0.8、l、1.5、2s。分级保护时,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延时时间的级差为0.2s。

  • 第3题:

    一般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漏电保护器按照漏电动作电流大小可分为高灵敏度型和低灵敏度型两种,前者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 A、不大于15mA
    • B、不大于20mA
    • C、不大于30mA
    • D、不大于40mA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高灵敏度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30hnA。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动作电流在()者属于高灵敏度型漏电保护装置。

    • A、27mA~1A
    • B、30mA以下
    • C、1A以上
    • D、1A以下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动作性能参数有()。

    • 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 B、额定漏电动作时间
    • C、电源频率
    • D、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带有室外架空线路的总保护应选择()

    • A、高灵敏度及延时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 B、中低灵敏度及延时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 C、中低灵敏度及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 D、高灵敏度及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60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者属于高灵敏度型。
    A

    30mA~1A

    B

    30mA及以下

    C

    1A以上

    D

    1A以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振捣器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配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时间的乘积最高应限制在()mA·s以下。

    A:30
    B:45
    C:60
    D:75

    答案:A
    解析:
    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一般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并有合适的分级配合。\但总配电箱(或配电室)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最高应限制在30mA·s以下。

  • 第14题:

    漏电保护器安装前,必须检查保护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通断能力,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漏电动作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压不得大于36V。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振捣器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漏电保护器安装前必须检查漏电保护器的()等是否符合要求。

    • A、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 B、短路通断能力;漏电动作时间
    • C、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
    • D、外部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属于高灵敏度型。

    • A、30mA~1A
    • B、30mA及以下
    • C、1A以上
    • D、1A以下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应大于30mA/2s。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漏电动作电流小于40mA的漏电保护器属于高灵敏度型漏电保护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总配电箱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mA·s。


    正确答案:30;0.1;30

  • 第22题:

    单选题
    漏电保护器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 ),属于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
    A

    0.03A及其以下

    B

    0.03A以上至1A

    C

    0.3A及其以下

    D

    1A以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最基本的技术参数包括额定剩余电流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
    1)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Δn):是制造厂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规定的剩余动作电流值,在该电流值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动作。该值反映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我国标准规定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为:0.006、0.01、0.03、0.05、0.1、0.3、0.5、1、3、5、10、20、30A共13个等级。其中,0.03A及其以下者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0.03A以上至1A者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A以上者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
    2)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IΔn0):是制造厂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规定的剩余不动作电流值,在该电流值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动作。为了防止误动作,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1/2。
    3)分断时间:是指从突然施加剩余动作电流的瞬间起到所有极电弧熄灭瞬间,即被保护电路完全被切断为止所经过的时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根据分断时间的不同,分为一般型和延时两种。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人为地设置了延时,以适应分级保护的需要,主要用于分级保护的首端,仅适用于IΔn>0.03A的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延时时间优选值为:0.2、0.4、0.8、l、1.5、2s。分级保护时,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延时时间的级差为0.2s。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开关箱和总配电箱(配电柜)内配置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参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一般场所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不大于0.1s

    B

    Ⅰ类和Ⅱ类(非塑料外壳)手持电动工具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C

    施工降水、夯实、振捣、地面抹光(水磨石)、水泵供水场所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D

    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 • s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