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上海在()建立了主要用于地磁观测的综合前兆地震台。
第1题:
在发生强烈地震之前,地磁的三要素会素发生改变,造成地磁局部异常的“震磁效应”。
第2题:
地震台是地震观测点或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
第3题: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1)小地震活动; (2)地震波速度变化; (3)地壳变形; (4)地下水异常变化; (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 (6)地应力变化; (7)地电; (8)地磁; (9)重力; (10)动物异常反应; (11)地声; (12)地光。 属于宏观异常的是()。
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做好以下哪几项工作,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第5题:
地震前兆观测测项有()
第6题:
下列预示可能发生地震的现象,()属于宏观前兆。
第7题:
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第10题:
佘山
南汇
松江
崇明
第11题:
第12题:
(1)(3)(11)(5)
(4)(10)(11)(12)
(2)(6)(9)(12)
(7)(8)(11)(12)
第13题:
在发生强烈地震之前,地磁的三要素会发生改变,造成地磁局部异常的磁震效应。()
第14题:
地震微观前兆是怎样观测的?
第15题:
地震宏观前兆有哪些主要表现?
第16题:
我国第一个地震台是()。
第17题:
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管理的第一个地震台是()
第18题:
宋代郭守敬在全国建立了27个天文观测台。
第19题:
地壳形变
地震电磁
地下流体
重力观测
第20题:
地应力变化
地磁异常
地下水异常
地形变化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小震活动
水温变化、动物异常
地磁、地电、地应力变化
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物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