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要交给学员基本的能力:就是学习方法的能力,即如何学习,如何工作的能力。
2.要交给学员生存的能力:就是如何掌握技能、掌握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学员的定位,不能好高骛远。
3.要交给学员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员将来的发展能力,教会学员如何与他人共处,如何做人的能力。
4.确定本教材的重、难点部分在那些章节,增删教材。
5.针对目标、重难点和管理部门下达的授课任务,编写授课计划进度表,合理分配课时,思考教学步骤、教学用具、考试等。
5.然后,编写章、节目标、确定章、节重难点,进行章节课程设计,正式进入教案编写。
更多“简述成人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
    (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
    (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
    (3)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 第2题:

    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答案:
    解析: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间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 第3题:

    成人教育模式的过程设计包括()。

    • A、创造学习氛围
    • B、完全由教师制定学习计划
    • C、由学习者参加确定学习的需要
    • D、由学习者参与形式学习目标
    • E、由教师对效果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简述广东省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正确答案: 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要求达到三甲及以上;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乙及以上;语音教师要求达到二甲及以上。

  • 第5题:

    简述教师的语言要求


    正确答案: 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进一步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 第6题:

    简述欧文对教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1)不可打骂、威胁儿童,教师同儿童谈话时应和颜悦色;
    (2)应叮嘱幼儿尽力使那些伙伴感到高兴;
    (3)作为教师,还应了解幼儿的特殊能力,科学地处理人的天生素质。

  • 第7题:

    简述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学生学习的 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包括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科学性以及学生知识和能力处于的状况等;其次,管理者要建立学生 的学习和生活档案;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教学和管理的艺术在于不断创造促使学生成
    功的机会,尤其是对那些经常遭受学习挫折、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最后,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良好的教学、服务态度。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自主学习的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 第8题:

    简述历史教师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1)教案的项目力求规范。教案的项目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教案的整体要和谐。教案的整体要体现内容扼要、格式鲜明、层次分明、文字精练、书写清楚、方法可行。教案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应是教材的分析和综合,提炼和补充,加工和改造,再创和发展。
    (3)教案的形式要灵活。不同的教师或者不同的课程,应有不同特色的教案,即使是同一个教师,对不同章节所备出的教案也是不同的。因此教案的形式,不能墨守成规,强求统一。
    (4)教案的关键是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让教案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又不能让教案束缚自己的手脚,要能够临场随机应变,使教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正确答案: 高校培训。校本培训。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简述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有: 教师若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做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 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这 样才能发挥指导的作用。
    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 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 趣爱好,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仅要组织好学术型、科技型、艺术型的学生及相应的活动,而且 更要关注那些没有突出才能和明显兴趣爱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并安排欣 赏性、收藏性、实用性、服务性的活动小组,吸收他们参加。
    第五,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程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应该及时注 意搜集在课外活动中的经验和相关资料,同时教师应该对课外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总结经 验,吸取教训,不断地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 第12题:

    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答案:
    解析: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13题:

    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正确答案: 高校培训。校本培训。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

  • 第14题:

    简述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


    正确答案: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 第15题:

    简述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原则是要求以儿童为中心;
    (2)具备观察的素质;
    (3)了解儿童特点;
    (4)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
    (5)成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络者与沟通者。

  • 第16题:

    简述《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 第17题:

    简述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的要求。


    正确答案: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和合作者;
    (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的要求。

    正确答案: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和合作者;
    (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的知识、人物或事件,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才能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与指导。
    (3)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也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组织的活动,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
    2、勤于功业,勤奋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