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初审条件的,在申请人所在村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天。
第1题:
A、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等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随机抽查核实,作出审批决定。
D、特困人员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救助供养并予以公示。
第2题:
第3题:
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由()提供供养服务。
第4题:
对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民政部门批准后,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建立救助供养档案,从批准之日下月起给予救助供养待遇。
第5题:
市级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镇街上报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报材料、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根据审核意见和公示情况,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随机抽查核实。
第6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委托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所有。
第7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规定,()。
第8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
代耕人
所在村(居)委会
所在镇(街)
第9题:
3
5
7
9
第10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高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高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第11题:
申请人所在村、社区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网站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栏
第12题: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
第13题:
特困人员认定工作中的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天
A.5
B.6
C.7
D.8
第14题:
第15题:
镇街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对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主动告知其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
第16题:
按照“一人一档案”的要求,全面建立特困人员分类管理档案,专人管理,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档案由()负责管理维护。
第17题:
终止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可纳入相应救助范围。
第18题:
不再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规定条件的,应当()待遇。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收回
终止
中断
变更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所在镇(街)
市民政部门
市人民政府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机构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