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属于无履行义务能力。
第1题:
法定义务人符合()情形之一,可认定为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中所称的无履行义务能力
A.具备特困人员条件的
B.60周岁以上或者重度残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C.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镇街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对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主动告知其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
第6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农村五保统一更名为()。
第7题:
不再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规定条件的,应当()待遇。
第8题:
下列不属于非讼案件的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无劳动能力
无经济来源
无医疗保障
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第11题:
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认定为特困人员,不再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可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同时认定为特困人员
不可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也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A、选民资格案件
B、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C、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D、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15题:
第16题:
法定义务人符合()情形之一,可认定为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中所称的无履行义务能力。
第17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属于无履行义务能力。
第18题:
以下选项不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认定条件的是()。
第19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规定,()。
第20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高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标准不得高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第21题:
选民资格案件
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打架斗殴案件
第22题: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特困供养人员
无生活来源的人
无劳动能力的人
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人
第23题: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农村特困人员
低收入对象
困难人员
第24题:
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属于收入。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要求无任何生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