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体上釉前未清扫表面灰尘,有油垢,可能会引起()。
第1题:
烧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第2题:
施釉前不需要清扫坯体表面的灰尘。
第3题:
对于坏形大,不易拿放的坏体采用的上釉法是()
第4题:
当a釉>a坯,釉层的收缩大于坯体的收缩,坯体受到了釉层的拉伸为张应力,而釉受到了坯体的压缩为压应力。
第5题:
表面凹凸不平的坯体可采用浇釉的方法使釉浆能顺利流淌。
第6题:
施釉前将坯体上浮土掸净或吹净,要进行补水,使坯体表面平整光滑。
第7题:
釉的膨胀系数远大于坯时,釉面会产生()缺陷。
第8题:
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这种施釉方法称为()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色脏
缺釉
针孔
开裂
第11题:
上釉法
淋釉釉
喷釉法
浸釉法
第12题:
釉缕
针孔
缺釉
釉泡
第13题:
把坏体直接浸入釉中的是()
第14题:
()是一种近似于玻璃的物质,覆盖于坯体的表面,有防污、防渗的作用。
第15题:
当坯体的膨胀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时,坯体收缩大,釉层受到(),釉层剥离;
第16题:
坯的表面未经刷水扫净就施釉或坯体过干、过热时施釉,易产生()缺陷。
第17题:
釉和坯体的化学性质应当保持适当差别,例如坯的(),则釉应当采取(),如坯釉之间的化学性质相差过大,则作用强烈而会出现釉被坯体吸收,出现()现象。
第18题:
施釉时坯体过热、过干使釉料未能被坯体均匀吸收,使釉中水蒸气无法外逸而易使产品形成()
第19题:
当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体时,釉受张(),釉层可能出现()。
第20题:
第21题:
上釉法
淋釉釉
喷釉法
浸釉法
第22题:
上釉
淋釉釉
加釉
浸釉法
第23题:
涂釉
荡釉
喷釉
浸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