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H2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浓度达到0.1%时,迅速死亡B、浓度达到0.01%时,恶心、呕吐C、浓度达到0.05%时,30min后失去知觉D、浓度达到0.01%时,瞳孔放大

题目

下列对H2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浓度达到0.1%时,迅速死亡
  • B、浓度达到0.01%时,恶心、呕吐
  • C、浓度达到0.05%时,30min后失去知觉
  • D、浓度达到0.01%时,瞳孔放大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对H<sub>2</sub>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窗体:

    要使其中第一个窗体中的第一个命令按钮来控制显示第二个窗体,第二个命令按钮用来结束程序的运行(两个按钮名称为Command1和Command2)。则以下选项中,对这两个命令按钮编写的事件过程正确的是

    A.Private Sub Command1 Click() Form2.Show 1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 End Sub

    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how 1 End Sub Private Sub Conunand2_Click() End End Sub

    C.Private Sub Conmmand1_Click() Show 1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End End Sub

    D.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Show 1, Form2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End End Sub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多窗体的操作,用Show方法可以显示指定窗体。其格式为:【窗体名称.】Show【模式】如果省略窗体名称,表示是当前窗体,此题本意是利用窗体1中的命令按钮来控制显示窗体2,故应该使用Form2.Show语句;而“模式”参数为可选项,可取0、1两种值,模式为1时,表示窗体是“模式”窗体,即程序运行时只能对此窗体设置或操作,对其他窗口的操作不起作用;而模式为0时,即可同时操作多个窗口;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的事件过程正确;选项B没有指定Form2窗体,所以不正确;选项C与选项B的错误一样;选项D语句语法不对,对方法的引用,窗体应放在方法前面。

  • 第2题:

    下列Sub 过程中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Sub 过程只能在窗体模块中定义

    B.Goto 语句不能用于Sub 过程

    C.Sub 过程只能在窗体模块中定义

    D.Sub 过程中不能嵌套定义Sub 过程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sub1 (ByVal x1 As String, y1 As String) Dim xt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i = Len(x1) Do While i>= 1 xt = xt + Mid(x1, i, 1) i=i-1 Loop y1 = xt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 Click() Dim s1 As String, s2 As String s1= "teacher" sub1 s1, s2 Print s2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则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

    A.rehcaet

    B.tahreee

    C.themee

    D.eerthea


    正确答案:A
    解析:可以看出,Sub1(ByValx1AsString,y1AsString)的作用是将参数x1的字符逆序处理,然后赋给y1,而y1是传址引用的,可以直接返回处理结果。

  • 第4题:

    写出程序运行的结果

    Public class Base

    Public virtual string Hello() {return “Base”;}

    Public class Sub:Base

    Public override string Hello() {return “Sub”;}

    1. Base b = new Base(); b.Hello;

    2. Sub s = new Sub(); s.Hello;

    3. Base b = new Sub (); b.Hello;

    4. Sub s = new Base(); s.Hello;


    正确答案:
     

  • 第5题: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ublic x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10 Call s1 Call s2 MsgBox x End Sub Private Sub sl() x=x+20 End Sub Private Sub s2() Dim x As Integer x=x+20 End Sub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 )。

    A.1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变量作用域的知识。在整个程序中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x,在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中对这个x赋值为10,然后依次调用s1和s2;在s1中对x自加了20;在s2中用Dim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x,按照局部覆盖全局的原则,在s2中的操作都是基于局部变量x而不是全局变量x。故此最终的输出结果为30。

  • 第6题:

    以下关于Sub Main 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Sub Main 过程的建立是在代码窗口中进行的

    B.Sub Main 过程用于声明全局变量

    C.Visual Basic 中,一个工程只能有一个Sub Main 过程

    D.Visual Basic 无法自动识别Sub Main过程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列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Private Sub f(k,s)

    s=1

    For j=1 To k

    s=s*j

    Nex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um=0

    For i=1 To 3

    Call f(i,s)

    Sum=Sum+s

    Next

    Print Sum

    End Sub


    正确答案:9
    9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在子过程的调用过程中,虚实参数的传送问题,变量s按十传送。子过程f()求n!,sum的计算过程为1!+2!+3!=1+2+6=9

  • 第8题:

    关于sub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对4个SACCH突发脉冲,8个特定位置的TCH突发脉冲进行了平均
    • B、SUB测量包含了空闲帧
    • C、SUB是全局测量
    • D、SUB是局部测量

    正确答案:A,D

  • 第9题:

    s=”this is the mainstring”,sub=”string”,strindex(s,sub)是()


    正确答案:13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中,表示形式是正确的是____。
    A

    <p>U<sub>95</sub>=1%(v<sub>eff</sub>=9)</p>

    B

    <p>U<sub>r</sub>=1%(k=2)</p>

    C

    <p>u<sub>Cr</sub>=0.5%</p>

    D

    U=±0.5%(k=1)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测量结果的表示中,错误的是()。
    A

    <p>I<sub>S</sub>=10.0413A,U<sub>rel</sub>=5×10<sup>-5</sup>,k=2                            </p>

    B

    <p>I<sub>S</sub>=10.0413(1±5×10<sup>-5</sup>)A,k=2                            </p>

    C

    <p>I<sub>S</sub>=(10.0413±5×10<sup>-5</sup>)A,k=2                            </p>

    D

    <p>I<sub>S</sub>=10.0413A,U<sub>95rel</sub>=5×10<sup>-5</sup>,V<sub>eff</sub>=9                            </p>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给定子例行程序如下  SUBROUTINE SUB(K,A)  B=K+2  A=A+B END 下列调用语句中正确的是()
    A

    CALL SUB(N,N)

    B

    CALL SUB(X,X)

    C

    CALL SUB(N+2,X)

    D

    CALL SUB(N,X+3)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ublic x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10 Call s1 Call s2 MSgBox x End Sub Private Sub s1() x=x+20 End Sub Private Sub s2() Dim x As Integer x=X+20 End Sub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______。

    A.1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使用Call关键字调用子过程s1,s2。x=10在调用子过程s1后,x=30,但由于在s1中直接使用变量,所以该值的作用范围是局部的,即只限于s1子过程中,没有传回。在调用s2时,由于s2使用Dim...As关键字定义x,所以其值是模块范围的。故在消息框中输出的值,是从子过程s2传回的值。

  • 第14题: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l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Public X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l Click( )x=10 Call slCall s2MsgBox x End Sub Private Sub sl( )x=x+20 End Sub Private Sub s2( )Dim x As Integer x=x+20End Sub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 )。

    A.1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B。【解析】在本题中,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X,在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中对这个X赋值为10,然后依次调用sl和s2;在s1中对X自加了20;在s2中用Dim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x,按照局部覆盖全局的原则,在s2中的操作都是基于局部变量X而不是全局变量X。所以本题输出结果为30。

  • 第15题:

    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includevoid sub(int*s,int*y){static int m=4:*y=s[m];m--;}

    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void sub(int*s,int*y) {static int m=4: *y=s[m]; m--; } void main() {int a[]={1,2,3,4,5},k,x; printf("\n"); for(k=0;k<=4;k++) {sub(a,&x); printf("%d,",x); } }

    A.5,4,3,2,1,

    B.1,2,3,4,5,

    C.0,0,0,0,0,

    D.4,4,4,4,4,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静态变量以及函数的实参与形参之间的地址值传递。sub()函数数中定义的变量m是一个静态变量,系统可为其分配固定的存储空间,重复使用时,变量的值保留;所以当mam()函数中的for循环中语句sub(a,&x);执行时,sub函数中m的值依次是4,3,2,1,0;因为变量x进行的是地址值传递,所以最后依次输出的是数组a的元素a[4]、a[3]、a[2]、a[1]、a[0]。

  • 第16题: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l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ublic x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x=10 Call s 1 Call s 2 MsgBOx x End Sub Pfivate Sub s1() x=x+20 End Sub Private Sub

    A.1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变量作用域的知识。在整个程序中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x,在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中对这个x赋值为10,然后依次调用s1和s2;在s1中对x自加了20;在s2中用Dim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 x,按照局部覆盖全局的原则,在s2中的操作都是基于局部变量x而不是全局变量x。故此最终的输出结果为30。

  • 第17题:

    运行下列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x = 8: y = 2

    Call fun1((x), y)

    Print x, y

    End Sub

    Private Sub fun1(x, y)

    s = x

    x = s / y

    y = s Mod y

    End Sub

    单击窗体后,则在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 )。

    A.4 2

    B.8 2

    C.8 0

    D.2 4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程序的执行结果为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s1 As String ,s2 As String s1= "abcd" Call Transfer(sl,s2) Print s2 End Sub Private Sub Transfer (ByVal xstr As String,ystr As String) Dim tempstr As String ystr=tempstr End Sub

    A.dcba

    B.abdc

    C.abcd

    D.dabc


    正确答案:A
    解析:主调函数最终输出值是s2值,这就得调用函数过程Transfer函数。被调过程Transfer的参数xstr,ystr从主调函数中收到实参s1,s2传来的值"abcd",过程Transfer开始声明了两个String型的变量,xstr、ystr。i=Len(xstr)语句的功能是:i的值就是xstr的长度,此题为4。程序代码执行DoWhile…Loop的循环语句。循环体为tempstr=tempstr+Mid(xstr,i,l),其中变量是I,由I=Len(xstr)开始的,每循环一次减1。此程序的最后输出的是字符串s1的反向输出。

  • 第19题:

    关于sub描述正确的是()

    A.是对4个SACCH突发脉冲,8个特定位置的TCH突发脉冲进行了平均

    B.SUB测量包含了空闲帧

    C.SUB是全局测量

    D.SUB是局部测量


    参考答案:A, D

  • 第20题:

    设字符串S1= “ABCDEF”,S2= “PQRS”,则运算S=CONCAT(SUB(S1,2,LEN(S2)),SUB(S1,LEN(S2),2))后的串值为()。


    正确答案:“BCDEDE”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符号中,正确表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是(  )。
    A

    <p>U<sub>rel   </sub>                         </p>

    B

    <p>u<sub>rel </sub>                           </p>

    C

    <p>U<sub>p  </sub>                          </p>

    D

    <p>u<sub>ref</sub>                            </p>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煤矿井下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CO2、H2S、NO2、H2、NH3气体组成。
    A

    CO

    B

    <p>CH<sub>4</sub>、SO<sub>2</sub></p>

    C

    <p>SO<sub>2</sub>、CO</p>

    D

    <p>CO、CH<sub>4</sub>、SO<sub>2</sub></p>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表示中____的表示形式是正确的。
    A

    <p>U<sub>95</sub>= 1%,v<sub>eff</sub> =9                            </p>

    B

    <p>U<sub>r</sub>= 1%,k=2                            </p>

    C

    <p>u<sub>C</sub>=0. 5%                              </p>

    D

    <p>u<sub>C</sub>=±0 5%.k=1                            </p>


    正确答案: D,B
    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s=”this is the mainstring”,sub=”string”,strindex(s,sub)是()

    正确答案: 13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