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的原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连铸坯表面缺陷包括表面裂纹、横裂纹、皮下夹杂、表面凹缺陷和偏析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连铸坯表面出现“划痕”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结晶器内表面铜板出现凹坑和划伤
    ②冷却段上可能附着有夹杂物
    ③冷却水冷却效果差,喷嘴不喷水

  • 第3题:

    在连铸坯表面上沿浇铸方向走向的裂纹叫().


    正确答案:纵裂

  • 第4题:

    Cu富集在连铸坯的表面时,会造成铸坯表面产生()。

    • A、结疤
    • B、星状裂纹
    • C、横向裂纹
    • D、纵向裂纹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按形状可分为()

    • A、深的表面纵裂
    • B、短的表面纵裂
    • C、角部纵裂
    • D、底部纵裂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连铸坯角部纵裂纹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角部纵裂纹可能位于宽面与窄面交界棱边附近,有的离棱边10—15mm,有的刚好位于棱边上,严重时会造成漏钢。
    形成的原因:对于方形,可能时沿结晶器高度水缝厚度不均匀,造成结晶器角部冷却不良;结晶器锥度太小,结晶器圆角半径太小。对于板坯,可能时由于
    (1)窄面支撑不当造成窄面鼓肚。窄面有6—12mm的鼓肚伴随有角部裂纹导致漏钢。
    (2)锥度不合适。
    (3)窄面冷却水不足。
    防止措施:对于方坯
    1)控制好结晶器几何形状防止变形。
    2)合适的圆角半径。
    3)装配结晶器时,保持冷却水缝厚度一致,使冷却均匀。
    对于板坯
    1)调整窄面足辊间隙使其向内1—2mm限制鼓肚。
    2)合适锥度(1.0%/m)。
    3)合适冷却水量。
    4)水口与结晶

  • 第7题:

    连铸坯表面网状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产生的原因:(1)高温铸坯表面吸收了结晶器的铜,而铜变成液体再沿奥化体晶界渗透所致;(2)铸坯表面铁的选择性氧化,使钢中残余元素(如Cu,Sn等)残留在表面沿晶界渗透形成裂纹。
    防止办法:(1)结晶器表面镀Cr或Ni以增加硬度;(2)合适的二次冷却水量;(3)控制钢中残余元素如Cu<0.2%;(4)控制Mn/S>40。

  • 第8题:

    连铸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研究指出: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作用于坯壳拉应力超过钢的允许强度,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断裂,出结晶器后在二次冷却区扩展。
    防止纵裂发生的措施是: 1)水口与结晶器要对中。2)结晶器液面波动稳定在±10mm。3)合适的侵入式水口插入深度。4)合适的结晶器锥度。5)结晶器与二次冷却区上部对弧要准。6)合适的保护渣性能。

  • 第9题:

    连铸坯的表面缺陷有裂纹、重皮、结疤和皮下气泡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连铸坯表面缺陷如结疤、裂纹等允许清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连铸坯的表面缺陷有哪些?


    正确答案: 连铸坯表面缺陷有:纵裂纹、角裂、断面裂纹、星状裂纹、气泡、重接、结疤、夹渣、重皮、划伤、凹坑、振痕

  • 第12题:

    下列哪些连铸坯缺陷属于连铸坯内部缺陷()。

    • A、表面裂纹
    • B、内部裂纹
    • C、中间裂纹
    • D、杂质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铸坯表面缺陷主要是指夹渣、裂纹等。生产表面无缺陷铸坯是热送热装的前提条件。为保证表面质量,在操作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结晶器液面的稳定性;
    (2)减少振痕深度;
    (3)初生坯壳的均匀;
    (4)结晶器内钢液正常流动;
    (5)保护渣性能良好。

  • 第14题: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表面纵裂纹产生原因:
    (1)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产生偏流冲刷凝固壳;
    (2)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坯壳局部过薄,强度低;
    (3)结晶器液面波动;
    (4)钢中P+S含量,钢中S>0.02%,P>0.017%,钢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明显下降,发生纵裂纹趋向增大;
    (5)钢中C在0.12~0.17%,发生纵裂纹倾向增加。
    防止纵裂纹发生的措施有:
    (1)水口与结晶器要对中;
    (2)结晶器液面波动稳定在±10mm;
    (3)合适的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
    (4)合适的结晶器锥度;
    (5)结晶器与二次冷却区上部对弧要准;
    (6)合适的保护渣性能。

  • 第15题:

    连铸坯表面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翻皮、结疤、深度或高度大于3mm划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连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角部横裂纹产生的原因:
    (1)结晶锥度太大;
    (2)结晶器表面划伤;
    (3)结晶器出口与零段对弧不准。
    改进办法:
    (1)调整结晶器锥度。严格对弧;
    (2)调整二次冷却使矫直时铸坯角部温度不能低于800℃。

  • 第17题:

    铸坯纵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表面纵向裂纹起源于结晶器内,凝壳不均匀,抗张应力集中在某一薄弱部位,造成了纵裂。生产中常见的因素有:(1)结晶器的磨损、变形,导致凝固壳不均匀,裂纹产生于薄弱部位;(2)保护渣的粘度与拉速不匹配,渣子沿弯月面过多流入使渣圈局部增厚,降低了热传导,阻碍了凝固壳的发展;(3)结晶器内液面波动过快、过大,也直接影响凝固壳形成的均匀性并易形成纵裂纹;(4)浸入式水口套安装偏斜,造成局部冲刷,使该部位凝壳变薄;(5)过高的浇注温度也对凝固壳的均匀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 第18题:

    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而产生偏流冲刷凝固壳;(2)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过厚或过薄造成局部凝固壳过薄;(3)结晶器液面波动;(4)钢中P、S含量高,钢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易形成纵裂(5)钢中C在0.12~0.17%,裂纹敏感性强。

  • 第19题:

    防止铸坯表面横向裂纹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防止铸坯表面横向裂纹的措施有:(1)降低钢中硫、氧和氮等元素的含量,加入微量钛、锆和钙等元素,抑制碳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在晶界析出;(2)铸坯采用缓冷,控制晶界析出物,并使析出物粗大化;(3)控制矫直温度,避开脆性区。

  • 第20题:

    铸坯表面纵裂纹、横裂纹、网状裂纹均称之为缺陷()。


    正确答案:表面

  • 第21题:

    不锈钢盘条纵裂原因有()。

    • A、连铸坯表面纵裂
    • B、盘条没有及时退火或缓冷
    • C、盘条轧后表面喷水
    • D、更换设备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连铸坯常见的缺陷有表面裂纹、()、夹杂、鼓肚、重接、凹坑。


    正确答案:气孔

  • 第23题:

    下列哪些铸坯缺陷属于铸坯表面缺陷()。

    • A、裂纹
    • B、气孔
    • C、偏析
    • D、夹杂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