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第1题:
如何从规律的高度来研究“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以艺术家个人独创性劳动为依据的;
(2)是依据艺术生产的形象思维特点提出来的;
(3)是以艺术生产个性与共性辨证统一的规律为依据的;
(4)是依据文学艺术欣赏的多样性和一致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5)是依据思想斗争只能用细致的讲理的方法来解决的特点。
略
第2题:
阐述双百方针的重要文献有《()》、《()》、《()》、《()》。
第3题:
“双百方针“的提出时间是()年。
第4题:
双百方针
第5题:
双百方针促进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界思想解放的表现?
第6题:
双百方针即“()、()”。
第7题:
什么是“双百方针”?它给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第8题:
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的“双百方针”。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从政治角度考察“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双百方针”是根据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根据人民内部矛盾已经突出并成为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和解决的新课题的情况下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通过民主说理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这种民主说理的方法,运用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是通过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实现的。“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以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科学事业的急切需要为依据的。1956年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为了改变文化科学的落后状况,必须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事业;从文学艺术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大大改善,人民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他们需要作家、艺术家为他们创造出具有高度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文艺作品,这就必须迅速地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双百方针”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及时提出来的。“双百方针”不仅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来的,而且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包括文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双百方针”正是为了开拓个人创造、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用竞赛而不是禁止的方法鼓励优秀的作品抵制低劣的作品,发展无产阶级文艺事业。
略
第14题:
“双百方针”具体内容是什么?何时提出?
第15题: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第16题:
()在什么时候,毛泽东对文艺界人士谈话时说:《聊斋志异》可以作为清朝史料来看?
第17题:
辨析:坚持“双百方针”会有害于“二为方向”。
第18题:
什么是文化繁荣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第19题:
在()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