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1题:
试述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方针原则。
第2题:
试述我国出版物发行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概况。
第3题: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第4题:
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第5题:
试述我国出版物发行业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第6题: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第7题: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不断增加每种出版物的生产数量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8题:
出版物发行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
出版物发行引导消费者积极消费
出版物发行使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出版物发行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一切要求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科学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13题:
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有()等。
第14题:
从()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第15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我国的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有雕版印刷的书籍。继印刷术之后发明的纸张,使书籍有了新的载体材料,促进了出版活动的发展。在出版活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曾出现各种类型的出版机构。到20世纪初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成为我国出版业三大巨头,北京成为我国的出版中心。但是,当时的出版物种类还不多,品种也较少。现代出版物分为六大类。六大类出版物中,历史最长的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和音像制品,后来又出现了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历史最短的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各类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内容信息和出版方式不同。例如,互联网出版物在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按需复制,而图书的复制数量应在发行前确定。 出版物的生产由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阶段构成。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的内容,物质生产过程除了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外,还能把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在出版物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编辑要进行创造性劳动,使作品得到优化和增值,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自审稿起至样品检查止的编辑工作全过程,也是编辑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出版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追求经济效益。出版单位必须坚持“规模效应第一”的原则,通过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精品出版物的不断积累而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持续发展。
第16题:
出版物发行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第17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
第18题:
出版物发行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不包括()。
第19题: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不断增加每种出版物的生产数量
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20题:
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不断增加每种出版物的生产数量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