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发现商品有变质迹象或已发生变质的应()。
第1题:
发现货物损失涉及活动物或食品污染变质的,应通知环保部门。
第2题:
水泥材料凡无出厂证明或无标记的,以及储存时间超过(),或有变质迹象的,严禁使用。
第3题:
以下哪些商品,应当在卸货口岸检验() ①大宗散装商品 ②易腐烂变质商品 ③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④已发生残损、短缺的商品
第4题:
润滑脂的颜色变黑,表示()。
第5题:
物资盘点结果应形成盘点报告,发现物资()及变质,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呈报上级和有关部门。
第6题:
对于有腐败变质迹象的食品,应尽快冷冻。
第7题:
根据《商检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应当在卸货口岸检验。
第8题:
变质现象中,属于仓储商品机械变化的现象有油膏熔化,玻璃的破碎。
第9题:
大宗散装商品、易腐烂变质商品、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及已发生残损、短缺的商品,应当在卸货口岸检验。()
第10题:
整理验收入库的商品,归入储位
对未验收入库的商品分区堆码,避免混淆
预先鉴别变质、损坏的商品
将需出库配送的商品转移至备货区
清理盘点过程中的错登、漏登情况
第11题:
粮食污染变质
食品污染变质
污染变质
货物污染变质
第12题:
销价处理
销毁处理
提出盘亏
按维护保养要求处理
第13题:
物料盘点工作完成以后,应对所发生的差额、错误、变质、呆滞、盈亏等分别予以处理,并防止再次发生。
第14题:
储存商品腐败是由于商品本身发生化学分解反应,使商品变质。
第15题:
涉及活动物或()的,应通知防疫、检疫部门。
第16题:
盘点后对一些已经变质、损坏、淘汰或主机已报废的配备件等可作报废处理。
第17题:
下面()不是正常的报损流程。
第18题:
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作用,如果见有角岩、石英岩或大理岩则是()变质,见有矽卡岩则是()变质的结果。
第19题:
便利店工作人员发现有变质、损坏和过期商品,要及时报告站经理,找出商品变质、损坏和过期的原因。
第20题:
下列情况需要提出复验的有()
第21题:
有腐败变质迹象的
感官性状异常的
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
第22题:
第23题:
由于包装破损导致该物料可能被污染。
贮存过程中贮存条件出现异常情况。
通过目测发现或怀疑可能发生污染、变质的退库物料。
通过目测发现或怀疑吸潮、变质等有可能导致其质量不合格的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