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过饱和水蒸气就会在商品表面上凝结成水珠,这种现象称为水淞。
第1题:
温度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汽,就会在物体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这种现象称为“水淞”,俗称“出汗”。
第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
如果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过饱和水蒸气就会在商品表面上凝结成水珠,这种现象称为凝露。
第4题:
当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空气为()状态。
第5题:
当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空气中水汽含量为()状态。
第6题: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不变,则温度升高,其露点温度()。
第7题:
湿空气中,对应于水蒸气分压力的饱和温度称为()
第8题:
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下述哪个正确?()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饱和温度
露点温度
第11题:
当舱内露点上升到舱壁温度以上时在舱壁出汗
当舱壁温度下降到舱内气温以下时在舱壁出汗
当潮湿低温空气进入舱内时会在舱内产生雾气
当货物温度下降到舱内露点以下时货物表面出汗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维持室内温度不变,使用除湿机除去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第14题:
关于决定烟气露点温度的主要因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当空气的温度()到露点温度时,能使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出现凝露现象
第16题:
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冷却空气,当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数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该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第17题:
空调机处理空气,空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的含湿量()。
第18题:
露点是对应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下的()温度。
第19题:
当温度降低,空气中能含有的水蒸气量下降,空气接近饱和。再降温,水蒸气会凝结出来,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
第20题:
下列露点温度的说法哪个正确()
第21题:
饱和
过饱和
不饱和
第22题:
舱内温度上升至货物表面温度以上
舱内温度下降至货物表面温度以下
舱内露点上升至货物表面温度以下
舱内露点上升至货物表面温度以上
第23题:
饱和
过饱和
不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