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本质属性是指图书所反映的学科内容,叫();图书的其他特征,如著作人、出版地、体裁、文种、类型、时代及读者对象,称()。
第1题:
哪种检索途径能够反映图书内容特征?()
第2题:
图书馆具有()()和()三种性质。其中()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第3题:
前图书阅读经验是指()。
第4题:
图书馆的职能是由中介性决定的,()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第5题:
图书的本质属性是指图书所反映的(),也就是图书分类的()。
第6题: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检索数据包括()。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图书识别特征的检索点
图书识别特征的客观描述
内容主题的客观描述
内容主题的检索点
图书著录数据的列表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图书馆的职能是由中介性决定的,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第14题:
类集,就图书馆的大量藏书来说,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把不同的加以区分,(),()。
第15题:
类分图书时所确定的类目和分类号码要能正确反映图书的()。
第16题: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
第17题:
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指运用一种图书分类表,揭示图书中所反映的学科性质和其它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并用分类语言进行描述,使图书获得(),借以组织图书馆藏书和检索图书。
第18题: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作为我国图书分类的国家标准,根据书籍内容的学科属性及知识的内在联系,采用字母作为学科代号,将图书划分为“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K社会科学,N-T自然科学,Z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个基本大类,是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图书分类、管理、组织、利用的依据和基础。
第19题:
翻阅图书与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
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
翻阅图书、读懂图书、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和图书制作等经验。
翻阅图书与图书制作的经验。
第20题:
图书在版编目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有限的书目数据的工作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制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
主题词检索点标引图书内容的主题,用以检索图书的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分类检索点依据图书分类法,标引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用以检索图书的分类代码
关键词检索点标识图书内容,用以检索图书中规范化的词或词语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职能
服务
体制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