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最暗点测光法时,如果被摄体的光比超出1:64,那么可能损失一些亮部层次。
第1题:
相机中央重点测光模式的测光范围是()。
第2题:
两点对比测光法操作过程由()组成。
第3题:
关于使用中性灰板测光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点测光要对被摄体多部位进行测光。
第5题:
拍人物合影照时,近位测光法测光表所选择的测光区应为()
第6题:
灰板要正对相机,与镜头光轴垂直,可稍向前俯避免反光
如果被摄体大部分是明亮色调,需将测得的光值数据减1/3至1格EV
如果被摄体大部分是明亮色调,需将测得的光值数据增加1/3至1格EV
如果被摄体大部分是暗亮色调,需将测得的光值数据增加1/3至1格EV
第7题:
确定主光位置,对被摄体做初步造型
加上副光来弥补主光的造型不足
使用轮廓光照明,使主体与背景有所区别,增加画面空间感
使用环境光处理环境、背景,突出和烘托被摄体
第8题:
高光
暗部
中间调
反差
第9题:
入射法
反射法
机外
机外与机内点测光系统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减少1/3至1格EV
增加1/3至1格EV
减少2/3至1格EV
增加2/3至1格EV
第12题:
入射光的测量在量度上等于被摄体各部分不同亮度的平均值
入射光测定不考虑被摄体的影调特点及反光程度
被摄体是灰色、白色还是黑色,它的指示数据都是一致的
白色的被摄物体的测光数值最高,灰色其次,黑色最低
第13题:
最亮点与最暗点单点测光方法使用于()拍摄。
第14题:
原则上讲,不论使用什么测光法对被摄体测光,除了被摄体是灰调或()时,都需对所测光值数据进行修正,作曝光补偿。
第15题:
中性灰板测光时所处位置应()。
第16题:
如果被摄体中缺乏明显的(),在拍摄时就可采用两点对比测光法。
第17题:
黑白对半
两头黑中间白
黑白影调均匀分布
彩色对比强烈
第18题:
反射光式测光表
入射光式测光表
光点读数测光表
漫射式测光表
第19题:
减少1/3至1格EV
增加1/3至1格EV
减少2/3至1格EV
增加2/3至1格EV
第20题:
取景画面1/2面积的被摄体亮度
取景画面1/3面积的被摄体亮度
取景画面1/4面积的被摄体亮度
取景画面一定面积的被摄体亮度
第21题:
被摄者全身
整个画面的人与景物
被摄者脸部
被摄者的衣服
第22题:
确定最亮和最暗点
测最暗但仍可见层次的部位
测被摄体最亮但仍可见层次的部位
取所测EV值中的平均值
作曝光补偿
第23题:
减少1/3至1格EV
增加1/3至1格EV
减少2/3至1格EV
增加2/3至1格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