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槽段开挖及检测;”相关问题
  • 第1题:

    槽段检测


    正确答案: 1)垂直度测试方法及幅数槽段成槽完毕后,在槽段中心架设超声波器,检测槽壁的垂直度以及开挖深度。对超出规范要求的槽段,应及时修补槽段。严禁下放钢筋笼。检测频率为100%,即所有槽段进行检测。
    2)深度检测方法及幅数槽段成槽顺序按先两边后中间的方式进行,每幅完毕后用测绳垂直放入槽段,读取槽段深度。地墙施工过程中,每幅槽段都必须检测其深度。
    3)槽段砼检测每幅槽段做二组抗压试验,每幅槽段做一组抗渗试验。

  • 第2题:

    槽段接头渗漏水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在清槽的同时,对上段接缝混凝土面用钢丝刷或刮泥器将泥皮、泥渣清理干净。
    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渗涌水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漏水孔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

  • 第3题:

    地下连续墙成槽检测一般2方向检测,在两槽段端头连接部位可做()方向检测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由机械开挖土方时,基槽应分段、分层开挖,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为什么不整体开挖,而是划分单元槽段?


    正确答案: 为了保证槽壁的稳定。

  • 第6题:

    基槽开挖质量验收内容不包括开挖边坡的稳定及支护状况的检查确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两井之间的管道土方基槽开挖,槽底高程采取水准仪测量,应检测点数()。

    • A、2
    • B、3
    • C、4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为什么不整体开挖,而是划分单元槽段?

    正确答案: 为了保证槽壁的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先后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挖槽段在制作导墙之前

    B

    吊装钢筋笼应在开挖槽段后

    C

    边开挖槽段边注入泥浆

    D

    接头管连接完成后才能开挖槽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槽段接头渗漏水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挖槽机成槽时,粘附在上段混凝土接头面上的泥皮、泥渣未清除掉,就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排桩及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检测要求中,下述哪一说法不正确()。
    A

    排桩施工时,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宜超过200mm

    B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单元槽段长度不宜超过4m

    C

    宜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查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5根桩

    D

    宜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地下连续墙墙身结构的质量,检测槽段不应少于总槽段的20%,且不应少于3个槽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槽段检测

    正确答案: 1)垂直度测试方法及幅数槽段成槽完毕后,在槽段中心架设超声波器,检测槽壁的垂直度以及开挖深度。对超出规范要求的槽段,应及时修补槽段。严禁下放钢筋笼。检测频率为100%,即所有槽段进行检测。
    2)深度检测方法及幅数槽段成槽顺序按先两边后中间的方式进行,每幅完毕后用测绳垂直放入槽段,读取槽段深度。地墙施工过程中,每幅槽段都必须检测其深度。
    3)槽段砼检测每幅槽段做二组抗压试验,每幅槽段做一组抗渗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槽段接头渗漏水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挖槽机成槽时,粘附在上段混凝土接头面上的泥皮、泥渣未清除掉,就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 第14题:

    开挖雨水口槽及雨水管支管槽,每侧宜留出()的施工宽度。


    正确答案:300~500mm

  • 第15题:

    连续墙挖槽的单元槽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采用间隔式开挖,一般地质应间隔()

    • A、5m
    • B、一个单元槽段
    • C、10m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槽段划分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 A、地质条件
    • B、后续工序的施工能力
    • C、内部主体结构的布置
    • D、设计开挖深度
    • E、地面施工荷载及地下水位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采用明槽开挖方式施工表土段斜井时,通常有哪些施工方法?其适用条件如何?


    正确答案: (1)天然冻结法
    对于距地表4m以内的浅部明槽,如果表土是亚砂土和亚黏土地层,且稳定性比较差,含水率为9%-15%,此时可利用天然冻结土壤固结性好、强度高的特点,将明槽浅部做成直立边坡,一般不需要其他支护措施,土方挖掘量可以减少20%左右。但明槽开挖后要快速砌墙支护,防止解冻造成边坡坍塌。
    (2)直挖法
    当表土稳定且无地下水时(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浅表土多为黄土,且无地下水,土层稳定性很好),可采用直接开挖明槽的做法。而月可采取挖土、砌墙平行作业,这样明槽两帮的暴露时间就很短,所以从施工的工艺过程上也允许直墙垂直下挖,这样可以减少土方挖掘量25%-50%。
    (3)支撑加固法
    当表土稳定时,若将明槽两侧做成直立槽壁,则可减少土方挖掘量50%。但当直立墙壁由于施工活动原因,难以长时间维持稳定时,可采用横向支撑进行加固。此法适用于土壤的内摩擦角较小而明槽又较深的情况。
    (4)台阶木桩法
    当表土层不够稳定或夹有流砂层时,明槽开挖可采用45°的台阶放坡,。台阶尺寸为0.55mX0.55m,台阶侧壁可采用长度为1m的木桩插板维护,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边坡的稳定,保证施工的安全。
    (5)降低水位法
    当表土有含水层且涌水量较大时,可采用降低水位法开挖。

  • 第18题:

    对于槽壁式地下连续墙的沟槽开挖,当槽段开挖达到槽底设计标高后,应对成槽质量进行检查,符合有关()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清底、换浆。

    • A、设计规定
    • B、规范规定
    • C、施工要求
    • D、施工条件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判断题
    由机械开挖土方时,基槽应分段、分层开挖,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连续墙挖槽的单元槽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采用间隔式开挖,一般地质应间隔()。
    A

    5m

    B

    10m

    C

    一个单元槽段

    D

    两个单元槽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槽段开挖及检测

    正确答案: 1、成槽设备:必须采用自备纠偏探测仪、自动测试垂直度、有成槽影像的成槽设备。2、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宜选一槽段试成槽,以检验成槽机的性能、泥浆的配合比并复核地质资料。3、成槽前必须对导墙外、成槽机行走范围和起重吊装钢筋笼行走的区域进行地面硬化,以防塌槽。4、槽段开挖完毕,应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合格后方可进行清槽换浆工作。槽壁垂直度检测应使用超声波测壁仪器在槽段内左中右三个位置上分别扫描槽壁壁面,扫描记录中壁面最底部凸出量或凹进量与槽段深度之比即为壁面垂直度,三个位置的平均值即为槽段壁面平均垂直度。槽壁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2%.5、成槽施工、钢筋笼入槽、导管连接、混凝土灌注等工序均应快速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空置时间,以减少槽壁坍塌等危险因素。6、成槽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超深成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槽段接头渗漏水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在清槽的同时,对上段接缝混凝土面用钢丝刷或刮泥器将泥皮、泥渣清理干净。
    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渗涌水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漏水孔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于槽壁式地下连续墙的沟槽开挖,当槽段开挖达到槽底设计标高后,应对成槽质量进行检查,符合有关()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清底、换浆。
    A

    设计规定

    B

    规范规定

    C

    施工要求

    D

    施工条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