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竖向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层成槽,应采取慢速成槽,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段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成槽应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格泥浆,并通过试验确定泥浆密度,一般应不小于1.05;新拌制泥浆应储存24h以上或加分散剂使膨润土(或粘土)充分水化后才能使用,在松软砂层中成槽,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槽段成槽后,紧接着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尽量不使其搁置时间过长;根据成槽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泥浆面必须保持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6m,注意地面荷载不要过大;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挖槽时间和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冲击和高压水流冲刷。严重坍槽,要在槽内填入较好的粘土重新下钻;局部坍塌可加大泥浆密度;如发现大面积坍塌,用优质粘土(掺入20%水泥)回填至坍塌处以上1~2m,待沉积密实后再进行成槽。
更多“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或提交报告,说明产生盲炮的( )、处理方法、效果和预防措施。

    A.理由

    B.动机

    C.历史

    D.原因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槽段偏斜(弯曲)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成槽机使用前调整悬吊装置,防止偏心,机架底座应保持水平,并安设平稳;遇软硬土层交界处采取低速成槽,合理安排挖掘顺序,适当控制挖掘速度。查明成槽偏斜的位置和程度,一般可在受偏斜处吊住挖机上下往复扫孔,使槽壁正直,偏差严重时,应回填粘土到偏槽处1m以上,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施钻。

  • 第3题:

    槽段接头渗漏水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在清槽的同时,对上段接缝混凝土面用钢丝刷或刮泥器将泥皮、泥渣清理干净。
    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渗涌水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漏水孔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

  • 第4题:

    简述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在目的、对象、方法等方面的区别。


    正确答案: 纠正措施的对象是不合格,目的是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在发生。方法有评审不合格,确定不合格的原因,评价、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记录、评审、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结果,需要时,修改文件,有关最终产品质量问题及其纠正措施向客户通报。
    预防措施的对象是的不合格,目的是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方法有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记录、评审、验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结果,需要时,修改文件。

  • 第5题:

    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或提交报告,说明产生盲炮的()、处理的方法、效果和预防措施。

    • A、理由
    • B、动机
    • C、历史
    • D、原因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输煤皮带运行过程中,程控电源突然消失的现象、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现象:
    1、低压皮带电机停止,高压电机继续运行。
    2、程控操作计算机停电(集控电源同时消失时)。
    3、事故拉线不起作用。
    处理:
    1、迅速恢复程控电源。
    2、迅速到就地停止高压电机运行。
    预防措施:输煤皮带运行时,禁止程控班处理程控电源,处理相关设备时交待好注意事项。

  • 第7题:

    简述水泥磨饱磨的主要原因、现象、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


    正确答案: 原因:喂料过多;入磨物料粒度大、硬度大,对参数未及时调整;入磨物料含水量过高,排风机风量不足,湿气不能及时排出,通风不良,物料流速慢;钢球级配不当;隔仓板损坏,研磨体窜仓造成级配失调;选择粉机回粉过多。
    现象:磨音发闷,磨功率下降,磨尾出料少,循环斗提电流下降,磨尾负压上升。
    预防措施:针对上述原因,要对应采取措施,一般先减少喂料量,如效果不明显,则需停喂料;若停喂料无效果,则应停磨检查处理。

  • 第8题:

    义务消防员和全体职工应积极接受消防培训,掌握“三懂三会”。“三懂”是指()。

    • A、懂预防措施
    • B、懂扑救方法
    • C、懂报警
    • D、懂处理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问答题
    输煤皮带运行过程中,程控电源突然消失的现象、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现象:
    1、低压皮带电机停止,高压电机继续运行。
    2、程控操作计算机停电(集控电源同时消失时)。
    3、事故拉线不起作用。
    处理:
    1、迅速恢复程控电源。
    2、迅速到就地停止高压电机运行。
    预防措施:输煤皮带运行时,禁止程控班处理程控电源,处理相关设备时交待好注意事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晕针的表现,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晕针是在直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予热茶、温糖水饮用。重者可选取水沟、素、内关、涌泉、太冲等穴指压或针刺,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可配合其他治疗及急救措施。
    预防措施:对于安次接受针灸治疗及精神紧张者,应做好解释工作。体质虚弱的患者,选择舒自然且能持久的体位,尽量采取卧位。取穴数量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医者注意力集中,密切观察患者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对于过饥、过度疲劳、大汗、大泻、大出血的患者,宜在体力恢复、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针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夹层混凝土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泥夹层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采用多槽段浇筑时,应设2~3个浇筑管同时浇筑,并有多辆砼车轮流浇注;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2~4m,导管接头应采用粗丝扣,设橡胶圈密封;首批灌入混凝土量要足够充分,使其有一定的冲击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挤出同时始终保持快速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15min,槽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低于2m/h,导管上升速度不要过快,采取快速浇筑,防止时间过长坍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槽段接头渗漏水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在清槽的同时,对上段接缝混凝土面用钢丝刷或刮泥器将泥皮、泥渣清理干净。
    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渗涌水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漏水孔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或提交报告,说明产生肓炮的动机,处理的方法、效果和预防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混凝土浇注时导管进泥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预防:首批混凝土应经计算,保持足够数量,导管底端离槽底间距宜控制在0.3~0.5m之间,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保持不小于1.5m;测定混凝土上升面,确定高度后再距此提拔导管。处理:如槽底混凝土深度小于0.5m,可重新放隔水塞浇混凝土,否则应将导管提出,将槽底混凝土用空气吸泥机吸出,重新浇筑混凝土,或改用带活底盖导管插入混凝土内,重新浇混凝土。

  • 第15题:

    返干产生的一般原因及预防措施,产生返干后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产生的一般原因:吹炼中期炉温已经升高,石灰得到了进一步的熔化,(CaO)量增加,(CaO)与(SiO2)结合成高熔点的2CaO•SiO2,同时又由于碳的激烈氧化,(FeO)被大量消耗,发生了变化,含有FeO的一些低熔点物质(如2FeO•SiO2,1205℃)转变为高熔点物质(2CaO•SiO2,2130℃);还会形成一些高熔点的RO相。此外由于吹炼中期渣中溶解MgO能力的降低,促使MgO部分析出,而这些未熔的固体质点大量析出弥散在炉渣中,致使炉渣黏稠,成团结块,气泡膜就变脆而破裂,出现了所谓的返干现象。综上所述,在吹炼中期由于产生大量的各种未熔固体质点弥散在炉渣之中,就可能导致炉渣返干。
    (2)预防措施:
    1、在冶炼过程中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特别是枪位操作和造渣操作),在冶炼中期要保持渣中有适当的(FeO)含量,预防炉渣过黏、结块而产生返干。
    2、在冶炼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火焰的变化,当有返干趋势时,要及时适当提高枪位或加入适量的氧化铁皮以增加(FeO)含量,促使迅速化渣,改善炉渣状况,预防“返干”的产生。
    3、学会采用音平化渣仪对返干进行有效的预报并采取措施,将返干消除。
    (3)产生返干后的处理方法:一是补加一定量的氧化铁皮,铁皮中(FeO)含量在90%以上,加入后能迅速增加(FeO)含量;二是适当提高枪位,提高枪位后由于接触熔池液面的氧气流股动能减少,冲击深度小、传入熔池内的氧气量明显减少,致使熔池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减慢,(FeO)的消耗速度减小得比较明显,因此(FeO)量由于积累而增加。同时提高枪位使冲击面积相对扩大,也使(FeO)量增加;三是在提高枪位的同时还可以适当调低吹炼氧压;延长吹炼时间,降慢脱碳速度,同样可以促使(FeO)量增加,达到消除返干的目的。

  • 第16题:

    直送泵供水总管压力低常见原因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处理方法:
    1)针对用户擅自调大用水量:
    a)如运行泵电流已接近或超出额定电流,迅速开启备用泵,并控制好送水压力;
    b)报调度或与用户联络,要求将用水量迅速恢复正常;
    c)流量调整正常后,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针对出口逆止阀或出口阀故障:迅速切换备用泵,联络点检检查确认后检修。
    3)如泵内有空气,应迅速切换备用泵,排尽泵内空气后再投入运行。
    4)确认现场运行设备无异常,迅速联络点检检修处理。
    预防措施:
    1)与用户订立运行调整协议,运行中用水流量等需作调整,必须事前通知。
    2)据上述“2、4”点,对重要送水设备做好定期维护、检修。
    3)针对泵进空气原因,加强对备用设备进行点检中的排气确认。

  • 第17题:

    简述晕针的表现、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予热荼、温糖水饮用。重者可选取水沟、素髎、内关、涌泉、太冲等穴指压或针刺,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可配合其他治疗及急救措施。
    预防措施: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及精神紧张者,应做好解释工作。体质虚弱的患者,选择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体位,尽量采取卧位。取穴数量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医者注意力集中,密切观察患者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对于过饥、过度疲劳、大汗、大泻、大出血的患者,宜在体力恢复、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针刺。

  • 第18题:

    组织应通过()来识别和处理实际的或潜在的不符合.

    • A、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 B、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C、适宜和有效的措施
    • D、改进活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简述全脊麻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①提高穿刺技术,防止穿破硬膜;②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并认真观察有无腰麻征象;③妥善管理导管,防止术中导管刺破硬膜。

  • 第20题:

    问答题
    接头管拔不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锁头管制作精度(垂直度)应在1/1000以内,安装时必须垂直插入,偏差不大于50mm;拔管装置能力应大于1.5倍摩阻力;锁头管抽拔要掌握时机,一般混凝土达到自立强度(3.5~4h),即应开始预拔,5~8h内将管子拔出,混凝土初凝后,即应上下活动,每10~15min活动一次;吊放锁头管时要盖好上月牙槽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直送泵供水总管压力低常见原因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处理方法:
    1)针对用户擅自调大用水量:
    a)如运行泵电流已接近或超出额定电流,迅速开启备用泵,并控制好送水压力;
    b)报调度或与用户联络,要求将用水量迅速恢复正常;
    c)流量调整正常后,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针对出口逆止阀或出口阀故障:迅速切换备用泵,联络点检检查确认后检修。
    3)如泵内有空气,应迅速切换备用泵,排尽泵内空气后再投入运行。
    4)确认现场运行设备无异常,迅速联络点检检修处理。
    预防措施:
    1)与用户订立运行调整协议,运行中用水流量等需作调整,必须事前通知。
    2)据上述“2、4”点,对重要送水设备做好定期维护、检修。
    3)针对泵进空气原因,加强对备用设备进行点检中的排气确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全脊麻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①提高穿刺技术,防止穿破硬膜;②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并认真观察有无腰麻征象;③妥善管理导管,防止术中导管刺破硬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在竖向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层成槽,应采取慢速成槽,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段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成槽应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格泥浆,并通过试验确定泥浆密度,一般应不小于1.05;新拌制泥浆应储存24h以上或加分散剂使膨润土(或粘土)充分水化后才能使用,在松软砂层中成槽,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槽段成槽后,紧接着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尽量不使其搁置时间过长;根据成槽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泥浆面必须保持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6m,注意地面荷载不要过大;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挖槽时间和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冲击和高压水流冲刷。严重坍槽,要在槽内填入较好的粘土重新下钻;局部坍塌可加大泥浆密度;如发现大面积坍塌,用优质粘土(掺入20%水泥)回填至坍塌处以上1~2m,待沉积密实后再进行成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