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料耗:
KT=(100—GA)/(100—L)
=(100—3.46)/(100—35.82)
=1.50(kg生料/kg熟料)。
熟料产量:
mk=mr/KT
=12300/1.50
=8200(t)
窑台时产量:
8200/7=1171.4t/h
更多“计算题: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已知生料烧失量为35.82%,熟料中”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解窑所用的生料对含碱量的要求是()

    • A、<1%
    • B、<1.2%
    • C、<0.6%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煤粉制备上下岗位联系正确的是()

    • A、经生料工序预均化后的原煤,作为本岗位原料,进行烘干粉磨
    • B、磨制后的煤粉可送到生料磨作为烘干破燃料用
    • C、窑头篦冷机部分热风作为煤磨烘干热源
    • D、粉磨后成品为窑头、窑尾分解炉提供燃烧材料

    正确答案:A,C,D

  • 第3题:

    用于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II级粉煤灰烧失量指标为:()

    • A、≤5%
    • B、≤8%
    • C、≤3%
    • D、≤1%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水泥生产中湿法窑的特点是自冷端加入生料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水泥烧失量


    正确答案: 在一定温度一定灼烧时间内,水泥试样经分解和化合产生了量值变化,这些量值的代数和占试样量的百分数称为水泥的烧失量。

  • 第6题:

    GB175-2007中Ⅱ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普通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3.5%;5.0%

  • 第7题: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按生料制备方法分为()。

    • A、湿法、干法、半干法
    • B、立窑、回转窑、中空窑
    • C、中空窑、湿法长窑、预分解窑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窑外分解窑为什么要控制生料中的碱、氯、硫含量,一般的控制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 (1)当碱、氯、硫高主要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发生挥发凝聚循环,结皮、堵塞,熟料结大块和窑内结圈。
    (2)当碱含量高时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影响主要在:
    1)破坏熟料矿物C3S、C2S、C3A的形成。
    2)影响液相黏度。
    3)水泥结块、快凝。
    4)水泥制品性能变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时为避免结皮和堵塞,要求生料中的碱含量()

    正确答案: <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计算题:矿渣硅酸盐水泥烧失量校正计算:某编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份则按测定烧失量的条件于(950±25)℃下灼烧15min-20min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灼烧前的三氧化硫含量2.2%;灼烧后的三氧化硫含量为2.7%;实际测定的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是2.9%,通过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进行校正,计算校正后的质量分数Wloi?

    正确答案: 2.9%+0.8×(2.7-2.2)=3.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白生料的烧失量为34.93%,煤灰掺入量为3.90%,,则该生料的理论料耗为()
    A

    1.477

    B

    1.56

    C

    1.68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煤粉制备上下岗位联系正确的是()
    A

    经生料工序预均化后的原煤,作为本岗位原料,进行烘干粉磨

    B

    磨制后的煤粉可送到生料磨作为烘干破燃料用

    C

    窑头篦冷机部分热风作为煤磨烘干热源

    D

    粉磨后成品为窑头、窑尾分解炉提供燃烧材料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生料烧失量的主要成分是()。

    • A、CO
    • B、CO2
    • C、水分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煅烧1Kg熟料所消耗的干生料量叫()。

    • A、用生料量
    • B、料耗
    • C、烧失量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时为避免结皮和堵塞,要求生料中的碱含量()。


    正确答案:<1%

  • 第16题:

    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要求达到()以上,才有利于物料煅烧


    正确答案:85%

  • 第17题:

    目前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时,如果设有原料的预均化设施,则生料的均化多采用()

    • A、连续式气力均化库
    • B、间歇式气力均化库
    • C、预均化堆场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某白生料的烧失量为34.93%,煤灰掺入量为3.90%,,则该生料的理论料耗为()

    • A、1.477
    • B、1.56
    • C、1.68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实际生产中,为什么入窑生料的最高(表观)分解率不控制在100%?


    正确答案:为了避免过分追求入窑生料分解率而使窑尾温度过高以及为了适应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波动,生产中入窑生料的表观分解率一般控制在100%以下。

  • 第20题:

    单选题
    目前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时,如果设有原料的预均化设施,则生料的均化多采用()
    A

    连续式气力均化库

    B

    间歇式气力均化库

    C

    预均化堆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按生料制备方法分为()。
    A

    湿法、干法、半干法

    B

    立窑、回转窑、中空窑

    C

    中空窑、湿法长窑、预分解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计算题: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已知生料烧失量为35.82%,熟料中煤灰掺入量为3.46%,求熟料料耗?若白班窑操作时生料喂料量为12300t,窑运转时间为7小时,求窑台时产量?

    正确答案: 料耗:
    KT=(100—GA)/(100—L)
    =(100—3.46)/(100—35.82)
    =1.50(kg生料/kg熟料)。
    熟料产量:
    mk=mr/KT
    =12300/1.50
    =8200(t)
    窑台时产量:
    8200/7=1171.4t/h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掺合料烧失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失量试验过程中在950±25℃下灼烧15-20min。

    B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8.0%。

    C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烧失量不大于3.0%。

    D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烧失量不大于4.0%。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