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有何特征?

题目

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有何特征?


相似考题
更多“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有何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抗震设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箍筋的构造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框架梁柱的箍筋为封闭式;Ⅱ,仅配置纵向受压钢筋的框架梁的箍筋为封闭式;Ⅲ.箍筋的末端做成1350弯钩;Ⅳ.箍筋的末端做成直钩(900弯钩)

    A.Ⅱ
    B.Ⅰ、Ⅲ
    C.Ⅱ、Ⅳ
    D.Ⅳ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经计算不需配筋的灌注桩,其桩身可按构造配筋。( )


    答案:对
    解析:
    经计算不需配筋的灌注桩,其桩身可按构造配筋。

  • 第3题:



    已知,框架梁中间支座截面有效高度h0=530mm,试问,图(A)框架梁KL1(2)配筋有几处违反规范的抗震构造要求,并简述理由。(  )
    提示:x/h0<0.35。

    A.无违反
    B.有一处
    C.有二处
    D.有三处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环境类别为二a类。



    2.关于图的截面配筋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筋构造正确,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
    B.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0构造纵筋
    C.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4构造纵筋
    D.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2Φ10构造纵筋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2.13条,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001bhw,间距不宜大于200mm。本梁hw=h0=455mm>450mm,应配腰筋。
    B项,0.001bhw=0.001×250×455=113.8mm2;1Φ10构造纵筋:As=78.5<113.8mm2。
    D项,2Φ10构造纵筋:As=157>113.8mm2,太密,不太合理。
    C项,1Φ14:As=153.9>113.8mm2,间距(455-42)/2=207mm≈200mm,且1Φ14与架立筋直径相同,方便施工,更合理。

  • 第5题:

    对受压构件中纵向钢筋的直径和根数有何构造要求?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又有何构造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通常在12mm~32mm范围内选用。矩形截面的钢筋根数不应小于4根,圆形截面的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不应小于6根。
    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最大净距不宜大于300mm。其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距为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不应小于25mm和d。

  • 第6题:

    基础梁梁底梁顶有高差时,配筋构造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增设二排补强钢筋。

  • 第7题:

    应在“现浇构造填充墙示意平面图”中表达的有()

    • A、梁板配筋
    • B、柔性连接缝
    • C、剪力墙配筋
    • D、结构柱配筋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筏板梁的腰筋和拉筋构造规定和框架梁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


    正确答案:配筋范围和间距。

  • 第9题:

    问答题
    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箍筋不加密,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为12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筏板梁的腰筋和拉筋构造规定和框架梁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

    正确答案: 配筋范围和间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基础梁梁底梁顶有高差时,配筋构造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增设二排补强钢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配筋率?配筋量对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配筋率是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即式中梁的截面宽度;梁截面的有效高度,取受力钢筋截面重心至受压边缘的距离;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梁的截面配筋率。
    当材料强度及截面形式选定以后,根据配筋的大小,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式可以分为下面三种类型: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地震区,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时,下列方式中最好的是( )。

    A.用有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B.用有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C.用无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D.用无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底层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楼面采用现浇楼板且双层双向配筋,试问,下列何项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相关构造要求?
    (A)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B)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C)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D)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M,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答案:B
    解析:
    (B)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 — 2002)第10.1.6条规定:转换层楼板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第10.2.20条规定:
    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楼板中钢筋应锚固在边梁或墙体内。故选(B)

  • 第15题:


    已知,框架梁中间支座截面有效高度h0=530mm,试问,图2-3框架梁KL1(2)配筋有几处违反规范的抗震构造要求,并简述理由。(  )
    提示:x/h0<0.35。

    A.无违反
    B.有一处
    C.有二处
    D.有三处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在地震区,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时,下列哪一种方式最好?( )

    A.用有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B.用有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C.用无黏结预应力筋配筋
    D.用无黏结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筋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5.4条第3款: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附录C.0.3: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大梁,宜采用有黏结预应力筋。

  • 第17题:

    楼层梁与屋面梁的配筋构造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楼层梁钢筋可以直锚,屋面梁钢筋不可以直锚,而且还要增加锚固长度。

  • 第18题:

    基础主次梁的反支座下筋规律,与框架梁相比较,有何差别?


    正确答案:基础梁是跨度框架梁是净跨度,而且受力方向相反。

  • 第19题:

    什么是配筋率?配筋量对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配筋率是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即式中梁的截面宽度;梁截面的有效高度,取受力钢筋截面重心至受压边缘的距离;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梁的截面配筋率。
    当材料强度及截面形式选定以后,根据配筋的大小,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式可以分为下面三种类型: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

  • 第20题:

    Nu=Ncr时的配筋率称为理论上的()。

    • A、极限配筋率
    • B、最小配筋率
    • C、最大配筋率
    • D、构造配筋率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基础主次梁的反支座下筋规律,与框架梁相比较,有何差别?

    正确答案: 基础梁是跨度框架梁是净跨度,而且受力方向相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2010新版SATWE,非加强区一级抗震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为0.9%,从何而来?

    正确答案: 按新高规7.2.16-4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连体、错层、B级高度剪力墙,其纵向最小配筋较表7.2.16中提高0.1%。该表中初始为0.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Nu=Ncr时的配筋率称为理论上的()。
    A

    极限配筋率

    B

    最小配筋率

    C

    最大配筋率

    D

    构造配筋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