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中继间法顶进的箱涵,预制时可布置成并列式或()。

题目

采用中继间法顶进的箱涵,预制时可布置成并列式或()。


相似考题

2.背景资料(五)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经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行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问题: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作法。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更多“采用中继间法顶进的箱涵,预制时可布置成并列式或()。”相关问题
  • 第1题:

    铁路顶进桥涵施工,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采用( )施工。

    A.整体顶进法或横抬梁法
    B.分次顶进法或整体顶进法
    C.整体顶进法或中继法
    D.中继法或分次顶进法

    答案:C
    解析:
    顶进桥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采用整体顶进法或中继法施工,顶进时线路加固方案采用挖孔桩作支墩、钢便梁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案。

  • 第2题:

    关于箱涵顶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
    B、当顶力达到0.9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C、箱涵顶进必须避开雨期
    D、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箱涵顶进工艺流程与施工技术要点及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选项A的正确说法为“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及保护层按设计完成”;选项B的正确说法为“当顶力达到0.8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选项C的正确说法为“顶进作业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参加教材P53~54。

  • 第3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箱涵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作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答案:B,C
    解析:
    2020教材P93 / 2019教材P94
    (2)两侧应欠挖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 第4题:

    (2012 年真题)关于箱涵顶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
    B.当顶力达到0.9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C.箱涵顶进必须避开雨期
    D.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

    答案:D
    解析: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故A 选项错误。当顶力达到0.8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故B 选项错误。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水及防雨排水工作,故C 选项错误。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故D 选项正确。

  • 第5题:

    1.背景:某市主干道下穿铁路站场线采用顶进箱涵施工,箱涵设计:单节箱涵四孔道,总宽32m,高5m,总长度38.5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箱涵前端设斜面钢刃角。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4m,基坑采用放坡明挖和轻型井点降水,并设置了防雨排水设施,计划6 月10 日雨期开始前实现顶进就位。项目部编制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铁路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箱涵结构的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开工后,由于降水措施不利,工作坑开挖进度缓慢,进度计划滞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完成顶进后背的制作时,顶进施工进入雨期。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条件每次开挖进尺0.5m,并在列车运营时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第一条线路时,夜间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时,开挖面土方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2.问题及解答:见精选案例9 分析表中内容:


    答案:
    解析:

  • 第6题:

    桥涵顶进施工方法有一次顶入法、对顶法、中继间法、对拉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人法、斜交桥涵顶进、多箱分次顶进、在厚覆土内顶进、顶拉法、牵引法等。其共同点是()。

    A.在桥址路基一侧或两侧设置工作坑
    B.坑底修筑底板
    C.在底板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
    D.在箱身后端两侧墙安装刃脚
    E.底板安装滚动滑轮

    答案:A,B,C
    解析:

  • 第7题:

    (2019年)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A.箱涵顶进施工适用于带水作业,可在汛期施工
    B.实施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完成后背施工和线路加固
    C.在铁路路基下吃土顶进,不宜对箱涵做较大的轴线、高程调整动作
    D.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同时进行
    E.顶进过程中应重点监测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和顶板前

    答案:B,C,E
    解析:
    选项A错误,箱涵顶进前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选项D错误,挖运土方不能与顶进作业同时进行,挖运土方土体稳定后方可进行顶进工作。

  • 第8题:

    下列有关长距离顶管技术中断间法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A、将需顶进的管线全长分成若干段,在相邻两段之间设置一个与所顶进管相同管径的工作管,其中布置顶进设备,此工作管节称中继间
    • B、中继间以前的管断用中继间的顶进设备顶进。中继间顶镐活塞收缩后,中继间与其前的管段之间出现一个顶镐行程的空隙
    • C、经检查中继间各部件正常后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通过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中继间内顶镐在管内环向等距离布置
    • D、中继间开始顶进时,工作坑内的千斤顶要紧顶在导轨上接好的管子上,防止中继间向工作坑方向退移
    • E、中继间开始顶进时,可以不使用千斤顶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 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 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 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 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 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正确答案: 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有:
    (1)线路加固方案不满足安全要求;
    (2)加固方案中没限制列车速度;
    (3)列车通过时,箱涵继续顶进。
    解析: 本小题是道分析简答题,涉及的考点: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求。
    回答本小题应从背景资料中找答案。
    本小题的指向明确:从线路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过程中找原因。不要超出范围不着边际地找原因,同时要避免与下道题的答案重叠。

  • 第10题:

    单选题
    铁路顶进桥涵施工,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采用()施工。
    A

    整体顶进法或横抬梁法

    B

    分次顶进法或整体顶进法

    C

    整体顶进法或中继法

    D

    中继法或分次顶进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 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 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 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 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 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正确答案: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的保护法。
    解析: 本小题是道简答题,涉及的考点: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经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行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作。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桥涵顶进施工方法有一次顶入法、对顶法、中继间法、对拉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斜交桥涵顶进、多箱分次顶进、在厚覆土内顶进、顶拉法、牵引法等。其共同点是( )。

    A.在桥址路基一侧或两侧设置工作坑
    B.坑底修筑底板
    C.在底板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
    D.在箱身后端两侧墙安装刃脚
    E.底板安装滚动滑轮

    答案:A,B,C
    解析:
    桥涵顶进施工方法有一次顶入法、对顶法、中继间法、对拉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斜交桥涵顶进、多箱分次顶进、在厚土覆土内顶进、顶拉法、牵引法等。其共同点是在桥址路基一侧或两侧设置工作坑,坑底修筑底板,在底板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在箱身前端两侧墙及底板,安装刃脚。

  • 第14题:

    关于箱涵顶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B. 当顶力达到 0.9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C. 箱涵顶进必须避开雨期
    D. 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

    答案:D
    解析:
    A项,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级保护层按设计完成。B项,当顶力 达到0.8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C项, 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需在雨期施工时,应在汛期之前对拟穿越的路基、工作坑边坡等采取切实有 效的防护措施。D项,箱涵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罗计算相对高差, 展图,分析结构竖向变形。

  • 第15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以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3m处。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
    制订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 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施工时,
    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
    确做法?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 (1) 根据背景资科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封闭状态布置,距坡线1-2m。
    (2) 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 进行,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2. 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等保护法。
    3. 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正确做法具体如下:
    (1) 问题:大型箱采用轨束梁加固。
    正确做法:大型即跨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及钢板脱壳法。
    (2) 问题:仅对桥(涵)体各部位监控量测。
    正确做法:在顶进过程中,应对线路加固系统、桥(涵)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量测监控。
    (3) 问题:方案批准手续不正确。
    正确做法:测量监控方案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上一级批准,有变更时要办变更审批。
    4. 根据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
    (1) 项目部应逐级落实施工进度计划,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级实施;
    (2) 应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
    (3) 实施进度计划中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
    5. 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包括:
    (1) 线路加固方案不满足安全要求;
    (2) 因加固方案中没限制列车速度;
    (3) 施工中箱涵连续顶进。
    6. 依据背景资料开挖而坍塌的原因可能有:
    (1) 开挖面坡度大于1:0.75,放坡过陡;
    (2) 采用铲车逆坡挖土;
    (3) 钢刃脚进土小于100m,超前挖土;
    (4) 雨水减小了开挖面稳定性;
    (5) 列车行驶增加了坡顶荷载。

  • 第16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箱涵顶进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B.顶进时不得欠挖
    C.列车通过时可继续挖土,但应做出有效防护
    D.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
    E.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答案:B,C
    解析:
    箱涵两侧应欠挖到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所以B 选项不得欠挖的说法错误。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所以C 选项说法错误。

  • 第17题: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箱涵顶进施工适用于带水作业,可在汛期施工
    B. 实施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完成后背施工和线路加固
    C. 在铁路路基下吃土顶进,不宜对箱涵做较大的轴线、高程调整动作
    D.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同时进行
    E. 顶进过程中应重点监测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或剪力饺和顶板前、后悬臂板

    答案:B,C,E
    解析:
    选项A 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需在雨期施工时,应在汛期之前对拟穿越的路基、工作坑边坡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选项D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循环交替进行。P94。

  • 第18题:

    箱涵顶进施工中,完成浇筑后背梁工作底板工序后,紧接着应进行( )工序。

    A.预制箱涵
    B.安装顶进设备
    C.顶进
    D.挖运土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下列箱涵顶进的部分工艺流程中,正确的是()

    A、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箱体就位
    B、工作坑开挖→工程降水→既有线加固→箱涵顶进→吃土顶进→箱体就位
    C、工程降水→既有线加固→工作坑开挖→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箱体就位
    D、既有线加固→工作坑开挖→工程降水→箱体就位→箱涵试顶→吃土顶进

    答案:A
    解析:
    (一)工艺流程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 第20题:

    采用()顶进施工,需修筑后背。

    • A、中继间法
    • B、对拉法
    • C、牵引法
    • D、顶拉法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填空题
    采用中继间法顶进的箱涵,预制时可布置成并列式或()。

    正确答案: 串联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 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 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 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 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 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作法

    正确答案: 存在如下问题:
    (1)大型箱涵穿越,对铁路站线采用轨束梁加固;
    (2)仅对箱涵各部位监控量测;
    (3)方案批准手续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
    (1)大型箱涵穿越铁路站线,应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工字轨束梁及钢板脱壳法加固被穿越的铁路站线;
    (2)在顶进过程中,应对线路加固系统、箱涵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量测监控;
    (3)测量监控方案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有变更时要办变更审批。
    解析: 本小题是道辨析更正题,涉及的考点: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程序。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均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上表面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 箱涵预制工作坑土质为亚黏土,采用放坡开挖和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前施工完成。 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 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 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 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ra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 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前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正确答案: 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II型布置,在箱涵顸进方向留出缺口,降水井应距坡线1~2m;为保证降水深度达到(5+0.6+0.5+滑板厚度)6.5m以上,宜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或者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基坑的方法,第一级过渡平台设在离地面2m的地方,将轻型井点布置在第一级过渡平台上。
    在顶进作业前应做的降排水工作:基坑周边筑挡水围堰,基坑底部边缘设排水沟、集水井,准备好抽水设备,随时排除地表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