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建、改建工程发生行车设备变化时,工务部门应提供各股道钢轨类型、股道全长及有效长(设有轨道电路的线路由车务部门核定)、线路间距、检查坑位置等相关资料。
第1题:
站内股道列车占用丢失,设备故障暂时无法修复时,经电务部门检查处理后,应根据电务部门登记的行车限制条件组织行车。
第2题:
因新建、改建工程发生行车设备变化时,工务应提供下列哪些材料()
第3题:
其他单位需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必须经()同意并委托工务部门施工。
第4题:
发生工务设备故障,对行车安全和秩序有较大影响时,工务段应及时向()报告,并尽快组织制订处理方案,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第5题:
因车站、机务、工务等部门人员发现车轮踏面冒火星、冒烟等因素而误报拦停的货车行车设备故障列()单位责任。
第6题:
工务因负责线、桥、隧、路基等基础设备的管理,是保证汛期行车安全的关键,防洪指挥部的办事机构一般设在()部门。
第7题:
电动道岔发生故障时,在得到工务部门线路设备正常使用的销记,根据电务部门登记的()组织行车。
第8题:
有计划的施工,涉及限速、行车方式发生变化或设备变化时应()。
第9题:
段管线分界点、曲线半径
车站的中心里程(并应在现场标划)
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按不同速度等级)内及区间内长大坡道平纵断面图
线路(包括驼峰)平纵断面图,标明坡度、曲线及起讫点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电务
工务
车务
施工
第13题:
在设有轨道电路的区段新铺或更换钢轨、道岔时,新轨、新岔上道前须由施工或工务部门进行轨面除锈,上道后电务部门应及时测试,发现分路不良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并由施工、电务部门申请,()部门安排轧道除锈,经电务部门重新测试合格后开通使用。
第14题:
因新建、改建工程发生行车设备变化时,工务设备建筑限界,对侵限设备应注明()
第15题:
()应采用小型数字钢轨探伤设备对焊缝、站线及道岔区钢轨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
第16题:
机车车辆擦伤钢轨,工务部门现场检查后,应将检查情况登记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如需列车限速运行或封锁停用时,列车调度员应按规定发布调度命令。
第17题:
更换道岔或成段钢轨后,在开通前由电务人员测试,发现轨道电路因钢轨生锈或污染造成分路不良时,工务部门应登记《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
第18题: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工务设备(钢轨及配件、轨枕、道床、路基、桥梁、隧道、涵渠、防护设施、各种标志等),如有特殊需要动用工务设备时,必须征得工务设备管理部门的同意,并有工务人员现场监督。
第19题:
需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必须经铁路局工务处同意并委托工务部门施工,也可由工务部门确定位置,由工务部门负责钻眼。
第20题:
侵限时间
具体侵限部位
侵限数据
侵限责任人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影响范围
使用范围
停用内容
行车限制条件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