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6.4.2条中关于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前后的过渡轨枕数量要符合《修规》要求,当天施工不能达标的要及时安排计划完成。
3、道岔位置正确,渡线长度合理,方向顺直。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对岔后连接曲线必须同时整正达标。
4、道岔爬行量不得超过20mm,配轨符合《修规))要求,轨缝合理,消除接头1mm以上的错牙。
5、在架轨上组装道岔,转辙和心轨部分力争消除方向I级以上超限,确保道岔组装和电务调试质量。
更多“试述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开通后,质量达到哪些标准?”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开通后,质量应达到哪些标准?


    正确答案: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6.4.2条中关于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前后的过渡轨枕数量要符合《修规》要求,当天施工不能达标的要及时安排计划完成。
    3、道岔位置正确,渡线长度合理,方向顺直。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对岔后连接曲线必须同时整正达标。
    4、道岔爬行量不得超过20mm,配轨符合《修规))要求,轨缝合理,消除接头1mm以上的错牙。
    5、在架轨上组装道岔,转辙和心轨部分力争消除方向I级以上超限,确保道岔组装和电务调试质量。

  • 第2题:

    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确定道岔中交位置:当上下行道岔渡线方向严重不良时,应对道岔中交进行测量复核,并计算出新道岔中交位置及位移量。移动量和方向事先要与电务联系,考虑电缆长度有无余地,信号设施、电箱位置是否达标。
    2、确定道岔中线方向:若桥梁与线路、道岔与曲线长期存在大方向不良的问题,应建议技术部门进行线、岔、桥的中线测量,确定施工基准线,作为封锁施工时道岔就位的依据。
    3、道岔方向定位准备:复线区段更换道岔,可以以施工的邻线钢轨为参照物,将施工的新、旧道岔(直股)钢轨分成若干段,一般间隔5m设一个测量点,事先把施工道岔到邻线钢轨的相对距离记录下来,作为新道岔拉移就位和拨正道岔方向的依据。这样可克服道岔施工在开通前作业人员集中、目视距离近、拨大方向难的困难。

  • 第3题:

    试述整治普通单开道岔转辙部分横移的方法。


    正确答案:单开道岔,在道岔位置正确、道床饱满、枕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也产生转辙部横移病害。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向通过列车的横向冲击,造成薄弱处所的横向位移。整治转辙部横移病害,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直基本轨枕木头的头部与邻线枕木头的头部安设支撑物,借邻线线路防止横移。另一种是埋在地下的斜向支撑物,支撑在直基本轨枕木头的头部。这两种办法,可短时间起到一定作用。由于枕木的持钉能力逐渐减弱,所以转辙部横向移动病害不能彻底整治。据此,可以认为,根治转辙部横移病害,采用支撑物不放在钢轨或联结零件上的办法,其效果不理想。采用混凝土灌注钢轨立桩作为支撑点,与可调式支撑杆互相联结的形式,可有效地控制转辙部的横移。钢轨立桩,以桩顶下50~200mm轨腹处气焊切割宽50mm的长孔,埋设在地面下1m,桩顶高于基本轨轨面100mm为宜。主桩距基本轨外侧1.3~1.4m,其间相隔两根枕木,用混凝土灌注基础。立桩气焊切割孔与滑床板中心相对,灌注立桩数量可根据道岔横移位置具体确定。可调式支撑杆,可利用旧钢轨加工成120mm×50mm×50mm方钢,一端为M36mm螺杆,另一端焊接滑床板轨撑支撑台。支撑杆安设于立桩和滑床板轨撑支撑台。

  • 第4题:

    现场成组更换单开道岔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连接轨组必须垫平、放稳、固定,其高度不得高出既有线钢轨顶面25mm,其距钢轨外侧不得少于150mm,不得影响道岔扳动转换。
    2、在轨道电路区段进行道岔施工时,电务信号停用前和开通后要防止工具、材料连电短路,影响行车。
    3、各种机具、材料不得侵人限界和邻线。
    4、作业时人多集中,前后左右相互照看,搬运钢轨等重物要一人指挥,作业人员动作一致,注意脚下障碍物,确保人身安全。
    5、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施工,配轨时要测量轨温,对道岔更换时的轨温要预测,要考虑钢轨温差伸缩量对轨缝的影响。
    6、防护员要确认封锁命令号和起止时间,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正确设置防护。

  • 第5题:

    现场成组更换单开道岔作业的质量标准?


    正确答案: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6.4.2条中关于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爬行量不超过20mm,配轨合理,消除接头lmm以上的错牙。
    3、在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时,对岔后连接曲线的整正必须同时达标。
    4、对原有道岔存在的渡线方向、道岔位置不正等问题,要通过道岔大修进行移位一并解决。有加强设备要求的道岔,必须同时安装齐全。
    5、做到工完料尽,轨料集中堆码存放,零部件收集整理。

  • 第6题:

    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时拆除旧道岔的作业要求?


    正确答案: 每组道岔施工时一般分为三部分,即转辙部分、导程及辙叉部分、叉后部分,每部分分别由三个小组负责拆除。
    1、起钉拆接头及扣件结束后,组织人员抬钢轨、叉心等。其余人员抬旧枕木。
    2、整平道床基准面,使道床面高度比原枕底道床面低 5~8cm。
    3、起垫组连接铺设滑轨并垫实,再检查溜索是否维系牢固。以上工作要在 40 min 内完成。

  • 第7题:

    问答题
    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时拆除旧道岔的作业要求?

    正确答案: 每组道岔施工时一般分为三部分,即转辙部分、导程及辙叉部分、叉后部分,每部分分别由三个小组负责拆除。
    1、起钉拆接头及扣件结束后,组织人员抬钢轨、叉心等。其余人员抬旧枕木。
    2、整平道床基准面,使道床面高度比原枕底道床面低 5~8cm。
    3、起垫组连接铺设滑轨并垫实,再检查溜索是否维系牢固。以上工作要在 40 min 内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现场成组更换单开道岔作业的质量标准?

    正确答案: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6.4.2条中关于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爬行量不超过20mm,配轨合理,消除接头lmm以上的错牙。
    3、在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时,对岔后连接曲线的整正必须同时达标。
    4、对原有道岔存在的渡线方向、道岔位置不正等问题,要通过道岔大修进行移位一并解决。有加强设备要求的道岔,必须同时安装齐全。
    5、做到工完料尽,轨料集中堆码存放,零部件收集整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时,道岔的组装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轨枕均按铺设图间隔布置,可先在道岔直股钢轨上划好枕木位置,一次到位,并使直股螺孔在一条直线上。
    2、胶垫、滑床板、垫板按道岔铺设图进行连接。
    3、将两股基本轨轨端方正,确保道岔前接头相对,然后安装扣件,连接钢轨。轨距块按图配置。待直股方向、曲股支距全部符合要求后,拧紧直股轨枕螺栓。待各部轨距及变化率均符合标准后,再拧紧曲股轨枕螺栓。
    4、配合电务人员安装转辙设备并进行调试。
    5、组织线下验收,确认符合上道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成组更换单开道岔时,新岔就位的作业组织?

    正确答案: 作业人员各就各位,做好拉新道岔准备,顺序从道岔基本轨接头开始,第一根绳10人,第二根绳12人,第三根绳14人,第四根绳17人。其余人员在道岔外侧推道岔。为控制道岔向下滑移,反方向设置溜索3根,每根2一4人,由起落组指定人员负责。起道机手负责检查道岔滑移过程中的滑轮、滑轨接触情况,准备随时调整,处理应急情况。道岔横移到位后,必须看道岔位置与原线路是否吻合。如纵向移动量大,还要垫枕木头和小滑轮,进行纵向位移,使其到位。起垫组多机同步将新岔抬起,抽出滑轮、滑轨后开始落道岔。落岔时,起道机位置距焊缝不少于1孔,且必须直、曲股同步落下,注意手脚别插人枕底。最后调整龙门轨缝,连接线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整治普通单开道岔转辙部分横移的方法。

    正确答案: 单开道岔,在道岔位置正确、道床饱满、枕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也产生转辙部横移病害。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向通过列车的横向冲击,造成薄弱处所的横向位移。整治转辙部横移病害,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直基本轨枕木头的头部与邻线枕木头的头部安设支撑物,借邻线线路防止横移。另一种是埋在地下的斜向支撑物,支撑在直基本轨枕木头的头部。这两种办法,可短时间起到一定作用。由于枕木的持钉能力逐渐减弱,所以转辙部横向移动病害不能彻底整治。据此,可以认为,根治转辙部横移病害,采用支撑物不放在钢轨或联结零件上的办法,其效果不理想。采用混凝土灌注钢轨立桩作为支撑点,与可调式支撑杆互相联结的形式,可有效地控制转辙部的横移。钢轨立桩,以桩顶下50~200mm轨腹处气焊切割宽50mm的长孔,埋设在地面下1m,桩顶高于基本轨轨面100mm为宜。主桩距基本轨外侧1.3~1.4m,其间相隔两根枕木,用混凝土灌注基础。立桩气焊切割孔与滑床板中心相对,灌注立桩数量可根据道岔横移位置具体确定。可调式支撑杆,可利用旧钢轨加工成120mm×50mm×50mm方钢,一端为M36mm螺杆,另一端焊接滑床板轨撑支撑台。支撑杆安设于立桩和滑床板轨撑支撑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更换道岔施工主要包括:()
    A

    道岔运输与吊装

    B

    道岔测设与预铺

    C

    道岔更换

    D

    A、B、C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成组更换单开道岔时,新岔就位的作业组织?


    正确答案: 作业人员各就各位,做好拉新道岔准备,顺序从道岔基本轨接头开始,第一根绳10人,第二根绳12人,第三根绳14人,第四根绳17人。其余人员在道岔外侧推道岔。为控制道岔向下滑移,反方向设置溜索3根,每根2一4人,由起落组指定人员负责。起道机手负责检查道岔滑移过程中的滑轮、滑轨接触情况,准备随时调整,处理应急情况。道岔横移到位后,必须看道岔位置与原线路是否吻合。如纵向移动量大,还要垫枕木头和小滑轮,进行纵向位移,使其到位。起垫组多机同步将新岔抬起,抽出滑轮、滑轨后开始落道岔。落岔时,起道机位置距焊缝不少于1孔,且必须直、曲股同步落下,注意手脚别插人枕底。最后调整龙门轨缝,连接线路。

  • 第14题:

    为了提高铺轨速度,使铺轨与铺道岔两不误,一般采用()等方法铺道岔。

    • A、预铺道岔
    • B、预留岔位
    • C、预铺道岔或预留岔位
    • D、先铺道岔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成组更换新道岔主要项目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


    正确答案:优良

  • 第16题:

    现场成组更换木枕单开道岔作业程序?


    正确答案: 1、在车站行车设备登记簿内登记,按规定设置防护,根据封锁施工命令设好限速、封锁防护信号。
    2、起掉全部道钉,卸掉联结螺栓,拆除夹板、杆件。
    3、抬出旧轨、叉心、岔枕。
    4、整平道床,新岔枕、垫板到位。
    5、拨入新轨,合龙门,道岔与线路方向顺直。
    6、钉道:一人负责看方向,先钉外直股,再量支距钉导曲线上股,最后量轨距,钉内直股和曲线下股。
    7、拨正方向,起平轨面,消除I级以上水平超限,分两次回填石砟。
    8、指派专人配合电务调试转辙部分设备。
    9、检查施工地段的方向、水平、轨距、道床和行车标志,符合开通线路条件后,通知防护员撤除停车信号,重新设置限速防护信号,再通知车站开通线路。

  • 第17题:

    采用铺移设法更换道岔时,一般整平道床基准面使道床面高度比原枕底道床面低于()。

    • A、2~3cm
    • B、5~8cm
    • C、10~15cm
    • D、15~20cm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开通后,质量达到哪些标准?

    正确答案: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6.4.2条中关于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前后的过渡轨枕数量要符合《修规》要求,当天施工不能达标的要及时安排计划完成。
    3、道岔位置正确,渡线长度合理,方向顺直。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对岔后连接曲线必须同时整正达标。
    4、道岔爬行量不得超过20mm,配轨符合《修规))要求,轨缝合理,消除接头1mm以上的错牙。
    5、在架轨上组装道岔,转辙和心轨部分力争消除方向I级以上超限,确保道岔组装和电务调试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现场成组更换单开道岔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连接轨组必须垫平、放稳、固定,其高度不得高出既有线钢轨顶面25mm,其距钢轨外侧不得少于150mm,不得影响道岔扳动转换。
    2、在轨道电路区段进行道岔施工时,电务信号停用前和开通后要防止工具、材料连电短路,影响行车。
    3、各种机具、材料不得侵人限界和邻线。
    4、作业时人多集中,前后左右相互照看,搬运钢轨等重物要一人指挥,作业人员动作一致,注意脚下障碍物,确保人身安全。
    5、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施工,配轨时要测量轨温,对道岔更换时的轨温要预测,要考虑钢轨温差伸缩量对轨缝的影响。
    6、防护员要确认封锁命令号和起止时间,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正确设置防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成组更换新道岔主要项目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

    正确答案: 优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成组更换和铺设道岔的办法及适用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现场更换法:它适用于线路密集、地势狭窄、没有存放新道岔空地的道岔施工。
    2.预铺移设法:它适用于有空地的处所。
    3.单吊车更换法:它适用于大站场咽喉区、道岔群、复式交分道岔的更换,以及有吊车条件的处所。
    4.双吊车更换法:它适用于大号道岔、交分道岔的更换,当场地无条件预铺新道岔或施工有困难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开通后,质量应达到哪些标准?

    正确答案: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6.4.2条中关于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前后的过渡轨枕数量要符合《修规》要求,当天施工不能达标的要及时安排计划完成。
    3、道岔位置正确,渡线长度合理,方向顺直。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对岔后连接曲线必须同时整正达标。
    4、道岔爬行量不得超过20mm,配轨符合《修规))要求,轨缝合理,消除接头1mm以上的错牙。
    5、在架轨上组装道岔,转辙和心轨部分力争消除方向I级以上超限,确保道岔组装和电务调试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采用预铺移设法成组更换单开道岔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确定道岔中交位置:当上下行道岔渡线方向严重不良时,应对道岔中交进行测量复核,并计算出新道岔中交位置及位移量。移动量和方向事先要与电务联系,考虑电缆长度有无余地,信号设施、电箱位置是否达标。
    2、确定道岔中线方向:若桥梁与线路、道岔与曲线长期存在大方向不良的问题,应建议技术部门进行线、岔、桥的中线测量,确定施工基准线,作为封锁施工时道岔就位的依据。
    3、道岔方向定位准备:复线区段更换道岔,可以以施工的邻线钢轨为参照物,将施工的新、旧道岔(直股)钢轨分成若干段,一般间隔5m设一个测量点,事先把施工道岔到邻线钢轨的相对距离记录下来,作为新道岔拉移就位和拨正道岔方向的依据。这样可克服道岔施工在开通前作业人员集中、目视距离近、拨大方向难的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