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软横跨计算结果,按照安装图的软横跨安装结构要求,进行预制工作。
⑴领取软横跨预制零件,材料。
⑵支钢绞线线盘,展放钢绞线。通过紧线工具将钢绞线拉紧。
⑶按各段长度依次测量并用油漆作出标记。应注意各分段两侧要加回头长度。
⑷经复测无误后,安装线夹作直吊弦.斜拉线。
⑸断线做回头,用油漆做标记,写明车站,支柱号。
更多“简述软横跨预制程序?”相关问题
  • 第1题:

    软横跨预制计算广泛采用()法

    • A、图解法
    • B、实测法
    • C、负载计算法
    • D、模拟法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为保证精确度,软横跨预制计算一般采用负载计算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软横跨节点8用于软横跨绝缘分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软横跨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测量、()、预制和安装调整四个步骤。


    正确答案:计算

  • 第5题:

    简述软横跨的技术状态?


    正确答案: (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V形连接钣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
    (2)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应符合规定,最短吊弦的长度为400mm,允许误差+50mm,-200mm。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
    (3)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相关规定。
    (4)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

  • 第6题:

    填空题
    软横跨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测量、()、预制和安装调整四个步骤。

    正确答案: 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软横跨预制计算广泛采用()法
    A

    图解法

    B

    实测法

    C

    负载计算法

    D

    模拟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R(L)悬吊滑轮用于悬挂()。
    A

    软横跨铝绞线

    B

    软横跨钢绞线

    C

    软横跨铜绞线

    D

    硬横梁钢芯铝绞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软横跨预制计算中的H值为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软横跨?软横跨由哪几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1、软横跨是多股道站场的横向支持设备。
    2、软横跨由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及连接零件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软横跨直吊线技术维护状态。

    正确答案: 软横跨直吊线应保持铅垂状态,吊线呈拉紧状态,上端永久固定,无松驰,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线处距离为400-600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软横跨的技术状态?

    正确答案: (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V形连接钣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
    (2)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应符合规定,最短吊弦的长度为400mm,允许误差+50mm,-200mm。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
    (3)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相关规定。
    (4)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软横跨节点 8 用于软横跨下部固定绳的绝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什么是软横跨?软横跨由哪几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1、软横跨是多股道站场的横向支持设备。
    2、软横跨由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及连接零件组成。

  • 第15题:

    我国目前采用的软横跨为绝缘式软横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软横跨支柱坑位需要移动时,同组软横跨支柱坑应()


    正确答案:相对移动

  • 第17题:

    简述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规定。


    正确答案: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 第18题:

    多选题
    软横跨施工过程主要包括()等步骤。
    A

    测量、计算

    B

    测量、设计

    C

    设计、安装调整

    D

    预制、安装调整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软横跨预制计算广泛采用()。

    正确答案: 负载计算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规定。

    正确答案: 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软横跨预制程序?

    正确答案: 根据软横跨计算结果,按照安装图的软横跨安装结构要求,进行预制工作。
    ⑴领取软横跨预制零件,材料。
    ⑵支钢绞线线盘,展放钢绞线。通过紧线工具将钢绞线拉紧。
    ⑶按各段长度依次测量并用油漆作出标记。应注意各分段两侧要加回头长度。
    ⑷经复测无误后,安装线夹作直吊弦.斜拉线。
    ⑸断线做回头,用油漆做标记,写明车站,支柱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软横跨节点8用于软横跨绝缘分段。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预制软横跨直吊弦时,其计算长度等于吊弦两端回头点间的长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