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井发生堵塞、塌落、跑矿等事故时,应待事态稳定后再査明事故的地点和原因,并制定处理措施。
第1题:
第2题:
溜井应布置在矿岩坚硬、稳定、整体性好、地下水不大的地点。
第3题:
当发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造成危险品泄漏时,为防止滞留现场所造成的更大损失或危险,应想方设法地将事故车辆迅速移至人流稀少、影响不大的地点后,再组织进行扑救。
第4题:
溜井发生堵塞、塌落、跑矿等事故时,应待其稳定后再查明事故的地点和原因,并制定处理措施;事故处理人员不应从下部进入溜井。
第5题:
发生跑胺事故后,应严防胺液进入水体污染环境。
第6题:
溜井积水时,采取不当的措施是()。
第7题:
发生事故后汇报,正确的方式是()
第8题:
查明原因待稳定后处理
查明原因立即处理
查明原因后,从溜井下部进入溜井处理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暂停溜井放矿
适当向溜井卸入少量矿粉
妥善处理积水后,恢复放矿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溜井应布置在矿岩坚硬、稳定、整体性好、地下水不大的地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事故调査组应()。
第15题:
确定溜井位置,应依据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溜井应布置在矿岩坚硬、稳定整体性好、地下水不大的地点。溜井穿过局部不稳固地层,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16题:
容易造成堵塞的杂物,超规定的大块物件、废旧钢材、木材、钢丝绳及含水量较大的黏性物料,不应卸入溜井。溜井应放空,应保持经常性放矿制度。
第17题:
严禁从溜井上口注水处理溜井堵塞,事故处理人员应从下部进入溜井。
第18题:
系统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有关单位值班员应待情况查清楚后再报告调度员详细内容。
第19题:
査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査明事故发生的原因
査明人员伤亡情况
査明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査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向事故发生单位直接下达处理通知
第22题:
堵塞
跑矿
磨损
冒落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