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验算目前有四种理论,JB/T47102005采用的是()
第1题:
第2题:
简述结构抗震变形验算两个部分。
第3题:
在抗震设计的第一阶段,()
第4题: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作用下和()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第5题:
《抗震规范》规定,在验算桥梁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时,一般只考虑()地震力,在纵横两个方向分别验算。
第6题: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地区的各类钢管塔均应进行抗震验算。验算条件:()、()、()。
第7题:
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第8题:
结构在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验算实质上是弹性变形验算
砌体结构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γ<sub>RE</sub>,两端均有构造柱的抗震墙γ<sub>RE</sub>=0.9,自承重抗震墙γ<sub>RE</sub>=0.75,其他抗震墙γ<sub>RE</sub>=1.0
对抗震墙截面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可只对垂直压应力较大且分配的地震力较大的墙段进行验算
抗震设防列度为7度时,未设构造柱且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在内外墙交接应沿墙高每隔1000m配置2φ6拉结钢筋
第9题: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第10题:
静力理论
动力理论
反应谱理论
时间历程向应
第11题:
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力,是满足小震不坏的抗震设防要求。
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力,是满足中震可修的抗震设防要求。
按罕见地震作用下验算构件的弹性变形,是满足中震可修的抗震设防要求。
按罕见地震作用下验算构件的弹性变形,是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12题:
第13题:
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市级电信大楼,经计算可知: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第14题:
第二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第15题: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第16题:
简述结构抗震验算的一般规定。
第17题:
挡土墙的计算通常包括()验算、()验算、()验算、墙身强度验算和抗震计算。
第18题:
第19题:
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采用大震作用效应
验算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6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既不需做承载力抗震验算,也不需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6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不需做承载力抗震验算,但要满足抗震构造措施
8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需进行薄弱处抗震弹性变形验算
8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需进行薄弱处抗震弹塑性变形验算
第23题:
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设计地震烈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