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焊后热处理有哪些方法,应优先采用其中那一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管子弯后或焊后的热处理方法最常用的有退火、()、()、()、()等。


    正确答案:淬火;回火;正火;调质

  • 第2题:

    焊后热处理的方式应符合()规定。

    • A、现场设备的焊后整体热处理宜采用炉内整体加热、炉内分段加热、炉外整体和分段加热等方法;现场设备分段组焊的环缝、管道焊缝以及焊接返修后的热处理,宣采用局部加热方法:
    • B、炉内分段加热时,加热各段重叠部分长度不应少于1500mm。炉外部分的设备应采取产生有害温度梯度的保温措施。
    • C、采用局部加热热处理时,加热带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及相邻母材。焊缝每侧加热范围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带以外100mm时范围应进行保温。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哪些焊接接头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正确答案:下列焊接接头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1)壁厚大于30mm的碳素钢管子与管件。
    (2)壁厚大于32mm的碳素钢容器。
    (3)壁厚大于28mm的普通低合金钢容器。
    (4)耐热钢管子与管件。但采用亚弧焊或低氢型焊条,焊前预热和焊后适当缓冷的如下部件可免做焊后热处理:壁厚小于10mm、管径小于或等于108mm的15CrMo、12Cr2Mo钢管;壁厚小于或等于8mm、管径小于或等于108mm的12Cr1MoV钢管;壁厚小于或等于6mm、管径教育或等于63mm的12Cr2MoWVTiB钢管。
    (5)经焊接工艺评定需做热处理的焊件。

  • 第4题:

    低合金结构钢焊后热处理的方法有()、正火加回火或正火、()三种方法。


    正确答案:消除应力退火;淬火加回火

  • 第5题:

    矫正焊后变形的方法有()。

    • A、压力热矫正
    • B、整体热处理
    • C、消除应力退火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焊后消除应力的一种方法是()热处理方法,称高温()。


    正确答案:退火、回火

  • 第7题:

    焊件焊后缓冷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焊件焊后缓冷的方法有随炉冷却;用保温材料(石棉灰、草木灰等)进行保温;用红外线加热器控制降低温度,实现缓冷,焊后用气焊火焰再次加热实现缓冷。

  • 第8题:

    判断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条件,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

    • A、材质
    • B、钢材厚度
    • C、预热温度
    • D、焊接方法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问答题
    焊后热处理有哪些方法,应优先采用其中那一方法?

    正确答案: 整体炉内加热法、分段炉内加热法、局部热处理法和现场热处理法。应优先采用炉内热处理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A

    焊接材料

    B

    焊接方法

    C

    焊后热处理

    D

    焊前预热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焊后热处理的方法不包括()。
    A

    后热处理

    B

    消除应力热处理

    C

    稳定化处理

    D

    消氢处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焊件内()温度应均匀。管道后热及焊后热处理宜采用()。


    正确答案:外壁;电加热法

  • 第14题:

    广义地讲,凡是焊后为改善受焊金属的组织、性能、减小变形与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方法,统称焊后热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什么叫钢材热处理?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中一种热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按照一定的制度,将钢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再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式进行冷却,以使钢材内部晶体组织和显微结构按要求进行改变,或者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从而获得人们所需求的机械力学性能,这一过程就称为钢材的热处理。
    (1)淬火。将钢材加热至723℃(相变温度)以上某一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迅速置于水中或机油中冷却,这个过程称钢材的淬火处理。钢材经淬火后,强度和硬度提高,脆性增大,塑性和韧性明显降低。
    (2)回火。将淬火后的钢材重新加热到723℃以下某一温度范围,保温一定时间后再缓慢地或较快地冷却至室温,这一过程称为回火处理。回火可消除钢材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使其硬度降低,恢复塑性和韧性。回火温度愈高,钢材硬度下降愈多,塑性和韧性等性能均得以改善。若钢材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则称调质处理,其目的是使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均得以改善。
    (3)退火。退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723℃以上某一温度,保持相当时间后,在退火炉中缓慢冷却。退火能消除钢材中的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使钢材硬度降低,塑性和韧性提高。
    (4)正火。是将钢材加热到723℃以上某一温度,并保持相当长时间,然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则可得到均匀细小的显微组织。钢材正火后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较退火为小。

  • 第16题:

    焊接接头组织与焊后热处理方法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①不同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得到的焊接接头组织也不同,如正火、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是将接头金属加热到AC3以上,使原组织全部奥氏体化,然后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空冷、炉冷和等温冷却获得希望的组织;
    ②回火是将接头金属加热到AC1以下,使原来淬火组织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碳化物大小和分布变化,从而获得比较稳定的组织。

  • 第17题:

    焊后热处理的方法不包括()。

    • A、后热处理
    • B、消除应力热处理
    • C、稳定化处理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焊后为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应采用()的热处理方法。

    • A、消氢处理
    • B、淬火
    • C、退火
    • D、回火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最常用的焊后热处理有哪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最常用的是600--650℃范围内的消除应力退火,以及低于Ac1点温度的高温回火。另外还有改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抗腐蚀性能的稳定化处理。

  • 第20题:

    钢筋焊接方法应优先采用()。

    • A、电弧焊
    • B、搭接焊
    • C、点焊
    • D、闪光对焊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 A、焊接材料
    • B、焊接方法
    • C、焊后热处理
    • D、焊前预热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填空题
    管子弯后或焊后的热处理方法最常用的有退火、()、()、()、()等。

    正确答案: 淬火,回火,正火,调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钢筋焊接方法应优先采用()。
    A

    电弧焊

    B

    搭接焊

    C

    点焊

    D

    闪光对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