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首部指从船长中点起向首延伸()倍船长以外的长度范围。
第1题:
应计算船体中剖面模数以校核总纵强度的内河船舶船长范围为()
第2题:
运输船舶正浮时,浮力在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是中首部多于中尾部。()
第3题:
IMO1993通过的“船舶操纵性临时标准”中规定,长度≧100米的船舶最大进距()倍船长?
第4题:
一原油轮,2000年7月交船,长180米,夏季载重量70,000吨。对其破损稳性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出链长与船长之和
出链长与船长1.5倍之和
出链长与船长1.3倍之和
出链长与船长1.1倍之和
第6题:
1.5倍船长
2倍船长
3倍船长
2.5倍船长
第7题:
船长20m及以上的船舶
船长50m及以上的船舶
船长40m及以上的船舶
船长30m及以上的船舶
第8题: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由静止突然加进三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常速突然加进三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由半速主机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第9题:
相距4倍船长以外
相距两船长度之和以外
相距三船横距之和以外
相距两船纵距之和以外
第10题:
0.15
0.20
0.25
0.30
第11题:
出链长与1.5倍船长之和
出链长与1.3倍船长之和
出链长与1.1倍船长之和
出链长与1.0倍船长之和
第12题: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15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25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满载船舶约需1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第13题:
船舶首部是指离船长中点()船长以外的前方部位。
第14题:
船舶尾系泊时,抛锚点距码头边距离为()
第15题:
中部是指船长中点处向前、后各()的长度范围内。
第16题:
下列关于船长的表述有误的是?()
第17题:
2.0倍船长
2.5倍船长
3.0倍船长
3.5倍船长
第18题:
二倍船长之和
被拖船船长的二倍
拖船船长的二倍
二船船长的二倍
第19题: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10~13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13~15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5~1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15~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第20题:
位于首柱后1/2~1/3船长处
位于首柱后1/3~1/5船长处
位于首柱后1/4~1/7船长处
位于首柱后1/5~1/8船长处
第21题:
相距4倍船长以外
相距两船长度之和的4倍以外
相距两船横距之和以外
相距两船进距之和以外
第22题:
1.5倍船长
2倍船长
3倍船长
2.5倍船长
第23题:
0.5
0.4
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