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尺丈量距离需做尺长改正,这是由于钢尺的实际长度与钢尺名义长度不相等而引起的距离改正。
第1题:
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第2题:
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名义长度与()不相等而产生的。
第3题: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变长时,丈量距离的结果要比实际距离长。
第4题:
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相等而产生。
第5题:
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为何不相等?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尺长改正数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
第6题:
若某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名义长度,且丈量时的温度与检定时一致,则使用此尺所量得的距离比应有距离偏大,故尺长改正数为负值。
第7题:
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检定时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用其丈量了一段23.586m的距离,则尺长改正数应为()。
第8题:
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就产生尺长误差,使用这种钢尺丈量距离越长,误差累计越大。
第9题:
钢尺量距进行尺长改正时,钢尺的实长大于名义长度时,()。
第10题:
已知钢尺检足场上两标志间距离L=149.864米,用一把名义长度l0=30米的受检钢尺去丈量得L`=149.9237米,求该钢尺的改正数?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使用钢尺进行精密量距时,如果(),需进行尺长改正。
第14题:
用钢尺进行精密基线距离丈量中应该加入()。
第15题:
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而产生的。
第16题:
当钢尺的实际长不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第17题:
在钢尺量距中,经过检定得出的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时,则其尺长改正值为正值
第18题:
钢尺的名义长度是指()。
第19题:
使用钢尺进行精密量距时,如果(),需进行倾斜改正。
第20题:
钢尺量距进行尺长改正时,钢尺的实长小于名义长度时,()。
第21题:
对钢尺进行检定改正是由于钢尺上的刻划与注字是表示钢尺()的长度。
第22题:
实长
名义长
绝对
理想
第23题:
尺身上的刻划注记值
用尺所量的长度
钢尺改正后的长度
钢尺检定时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