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其下渗能力为()。
第1题:
含水量还可以用土壤含水量相对于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当对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概念表达,称()。
第2题:
土壤中的孔隙形成毛细管,毛细管中的水同时受到重力和毛管力的作用。田间一定深度的土层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细管悬着水量称为()。
第3题:
蓄满产流模型认为,在湿润地区,降雨使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
第4题:
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第5题:
当土壤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值时土壤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
第6题: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第7题:
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称为()。
第8题:
土壤持水量
毛管断裂含水量
凋萎含水量
第9题:
第10题:
土壤蓄水量
田间持水量
地表蓄水量
土壤含水量
第11题:
降雨强度
后损期平均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
初期下渗率
第12题:
超渗产流
蓄满产流
正常产流
非正常产流
第13题:
()是土壤中对植物有效水分的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的依据。
第14题:
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第15题: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称为()
第16题:
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
第17题:
蓄满产流中所谓的蓄满是指包气带的含水量达到:()。
第18题:
流域蓄水容量Wm又称为()
第19题:
其它条件相同时,流域包气带处于()状态时,下渗速度最大。
第20题:
饱和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
包气带含水量
第21题:
降雨强度,
后损平均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
初期下渗率。
第22题: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
第23题:
降雨强度
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
初损期的下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