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比较稳定的测站,应每隔一定时期分析测站控制特性,点绘流量测点正、负偏离百分数与时间关系图,了解测站控制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1题:
作流量测验成果的综合检查分析时,点绘水位与流量测点偏离曲线百分数的关系图,是为了从流量测点的偏离情况和趋势,了解()的转移变化情况。
第2题:
对水位流量关系稳定的测站(常测站),每年的流量测次不应少于()次。
第3题:
对于河床稳定,控制良好,水位(或其他有关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是稳定的单一线,可按水位变幅均匀布置流量测次的测站,若洪水及枯水超出历年实测流量的水位,或发现关系曲线有变化,应()。
第4题:
对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中的突出点的检查分析,是()的重要步骤。
第5题:
对于河床稳定,控制良好的测站,只要水位(或其他有关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是稳定的单一线时,均可按水位变幅均匀布置流量测次。这里的其他有关水力因素可以是()等。
第6题:
作流量测验成果的综合检查分析时,通过点绘各类关系线图,可以从()等不同的角度,了解测站控制发生转移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7题:
时间
水位
流量
流量偏离值
第8题:
改变测流方法
更换测验人员
停止测验
机动加测
第9题:
测站控制
河流水情
测验仪器
测验人员
第10题:
水位与流量关系
水位与面积关系
水位与流速关系
平均流速与流量关系
河床糙率与流量关系
第11题:
河床
流量
含沙量
时间
第12题:
点绘水位与流量测点偏离曲线百分数的关系图
点绘水位、流量过程线图
点绘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曲线图
将指定的流量值按多年的实测相应水位依时序连绘曲线
第13题:
为了科学地确定测站一年中测流次数的多少,必须(),使测次均匀分布于各级水位和包括最大流量、最小流量的各级流量,注意控制水位与流量变化过程的转折点。
第14题:
可根据上下游测站的()及传播时间由上游测站流量分析预测下游测站流量的可能涨落变化。
第15题:
河床比较稳定,垂线上的水位与()关系稳定的测站,当水位暴涨暴落,使得一次测流过程中的水位涨落差可能超过流速仪法测流应具备条件的要求时,可采用分线测流法。
第16题:
对于河床稳定,控制良好的测站,只要()是稳定的单一线,均可按水位变幅均匀布置流量测次,每年一般不少于15次。
第17题:
作流量测验成果的综合检查分析时,点绘流量测点正、负偏离百分数与时间关系图,是为了了解测站控制随()变化的情况。
第18题:
河床比较稳定的测站,应每隔一定时期分析测站控制特性,点绘流量测点正、负偏离百分数与时间关系图,了解测站控制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19题:
全面了解测站特性
掌握各个时期的水情变化
恰当地掌握测流时机
不失时机地布置流量测次
第20题:
从高到低的顺序
从低到高的顺序
依时间先后顺序
依流量大小顺序
第21题:
测验仪器及操作人员更替情况
与指定流量对应的水位(同流量水位)曲线的下降或上升趋势
流量测点的偏离情况和趋势
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的偏离变化趋势
第22题:
水位
流速
含沙量
第23题:
水位关系
流量关系
流速关系
面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