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线点绘于同一张图纸上时,自左至右,三条线的布局一般依次是()。
第1题:
作流量测验成果的综合检查分析时,为了了解测站控制发生转移变化的情况,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2题:
为便于比较各站水位的变化趋势,可将上下游站的()纵排在同一张图纸上。
第3题:
短期雨洪径流的水文预报方法有()、河道流量演算法、单位过程线法等。
第4题:
作单次流量测验检查分析时,一般可在同一坐标系内点绘本次(),并与其他测次绘制成曲线图,检查分析其变化趋势和三个关系曲线相应关系的合理性。
第5题:
河床比较稳定,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点据比较集中,曲线趋势明显的站,适合()作高水延长。
第6题:
作垂线流速分布的综合分析时,对水位变幅较大的测站,当在不同水位级()分布型式不同时,应对不同水位级点绘垂线流速分布曲线。
第7题:
水位流量关系线法
相应水位(流量)法
水位面积法
水位流速法
第8题:
推流时段
测流时间
水位—面积关系线
水位—流速关系线
第9题:
60°、45°、60°
60°、45°、45°
45°、60°、60°
45°、60°、45°
第10题:
用曼宁公式
根据水位—面积、水位—流速曲线
用Q~Ad曲线法
参照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第11题:
水位与流速关系点
水位与面积关系点
水深与流速关系点
水位(或其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点
第12题:
点绘水位与流量测点偏离曲线百分数的关系图
点绘水位、流量过程线图
点绘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曲线图
将指定的流量值按多年的实测相应水位依时序连绘曲线
第13题:
在对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中的突出点的检查分析中,可以通过绘制分析()关系图检查某垂线水深或流速存在的问题。
第14题:
相应水位(流量)法是根据以往的洪水过程资料,点绘上、下游站()洪峰水位(流量)相关图和上游站洪峰水位(流量)与洪水传播时间相关图,按图中的关系,来预报下游站未来的洪峰水位(流量)及出现时间。
第15题:
同一张图纸上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的一般原则是:三条关系线分别与横坐标大致成()的交角,并使三种曲线互不交叉。
第16题:
使用确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线由水位推算流量时,首先应明确水位—流量关系线对应的(),或推流时段对应的水位—流量关系线。
第17题:
流量过程线一般应与水位过程线点绘在同一张坐标图纸上,并把()点绘在流量过程线上。
第18题:
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点绘的水位流量点据分布成带状,70%以上的中高水流速仪测流点据与平均关系线偏离不超过()。
第19题:
河床比较稳定
高水时河道内无水面漂浮物
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点据比较集中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趋势明显
第20题:
±3%
±5%
±10%
±30%
第21题:
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线
水位—流量、水位—流速、水位—面积关系线
水位—面积、水位—流速、水位—流量关系线
水位—流速、水位—面积、水位—流量关系线
第22题:
流量
含沙量
垂线流速
面积
第23题:
查算流量
实测流量
最大流量
最小流量
第24题:
相同
相应
不同
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