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势为观测时的水位变化趋势,当观测的水位低于相邻的前次即为落,反之即为涨;若相邻水位相同,即为平。水势编码时的格式码为;();,代码4表示水势落,代码()表示水势涨,代码6表示水势平。
第1题:
抽水试验时,水位稳定的标准是:当水位降深超过5m时,抽水孔水位变化幅度不应大于();当水位降深不超过5m时,抽水孔水位变化幅度不超过()cm,观测孔水位变化要求小于()cm。
第2题:
水位观测设备设置时,要求相邻水位观测值应有不小于10cm重合的是()。
第3题:
用直立式水尺观测河流水位时,水尺的读数即为河流的水位。
第4题:
通过对不同观测时间的泓道位置图进行比较,并结合()等观测资料分析,可归纳主河道变化规律和预测变化趋势。
第5题:
当水位涨落差较大而需要换(跨)水尺观测时,应对相邻水尺同时进行观测、比对。
第6题:
水位观测设备设置时,要求相邻水位观测设备观测值应有不小于10cm重合的是()。
第7题:
当水位的涨落过程需要换水尺观测时,()对两支相邻水尺同时比测。
第8题:
设想
流量比例
含沙量比例
时间比例
第9题:
水位、水头
水位、水势
水位、水草
水位、水物
第10题:
不须
应
宜
可
第11题:
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
水位变化平缓
每日观测一次水位
按非等时距观测或摘录水位
每日摘录一次水位
第12题:
第13题:
水位编码要按()顺序编列,当水位为特征值时,不编列水势信息。
第14题:
水位的基本定时观测时间为每日()。
第15题:
当()时,可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
第16题:
当()时,可采用直线法插补缺测时段的水位。
第17题:
当缺测期间水位变化平缓,或虽变化较大,但呈一致的上涨或下落趋势时,可用缺测时段两端的观测值按()内插求得。
第18题:
在水位观测时,观测流向为顺流,记载符号是“()”。
第19题:
直线插补法
水位相关曲线法
水位过程线法
瞬时水位法
第20题:
水位
流量
水沙条件
线型
颜色
第21题:
相邻的水尺之间
相邻的自记水位计两套设备之间
相邻的水尺与自记水位计之间
相邻的各类水位观测设备之间
第22题:
缺测期间的水位变化平缓
水位变化剧烈
水位有涨有落
缺测期间水位系单一变化趋势
水位涨落变化频繁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