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盆地平原区的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基本监测站布设密度为()眼/103km2
第1题: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时,常将地下水资源进行类型分区,下列选项中是一类分区的是()。
第2题:
()属于地下水水位基本监测站三级基本类型区。
第3题:
地下水位基本监测站布设不需考虑地下水流向。
第4题:
地下水水质基本监测站宜从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及泉流量基本监测站中选择布设,不足时可从()基本监测站中选择布设。
第5题:
地下水国家级水位基本监测站宜占水位基本监测站总数的()左右,省级行政区重点水位基本监测站宜占水位基本监测站总数的()左右。()
第6题:
10,加密
20,加密
30,减少
40,减少
第7题:
开采量
水位
水温
水质
第8题:
开采量
水位
水质
省级
第9题:
冲洪积平原区
黄土台塬区
内陆盆地平原区
山间平原区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2~6
6~10
8~12
10~16
第12题:
流区
流层
流向
流态
第13题:
地下水位统测站应在水位基本监测站的基础上加密布设,布设密度宜控制在同一区域内水位基本监测站总数的()
第14题:
地下水水质基本监测站的布设密度,宜控制在同一地下水类型区内水位基本监测站布设密度的()%左右,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复杂的区域或地下水污染区应适当()。
第15题:
地下水位基本监测站应分别沿着平行和垂直于地下水()的监测线布设。
第16题:
地下水水质统测站应在水质()监测站布设的基础上加密布设,布设密度宜控制在同一区域内水质基本监测站总数的1~3倍。
第17题:
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布设时,每个是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每500平方千米设1眼井
第18题:
水情
水流
水位
水深
第19题:
已有
基本
规划
历史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10%,20%
20%,30%
30%,40%
40%,50%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多个
1/3或1/5
3~5%
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