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测流过程可能跨过水位过程线的峰顶或谷底时,应()观测或摘录相应水位的次数。
第1题:
当日水位变化较大、不是等时距观测或摘录时,应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
第2题:
当()过程跨越水位峰顶或谷底时,应采取多次实测或摘录水位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相应水位。
第3题:
采用落差法整编推流的站,作流量测次布置合理性检查分析时,应在每次测流结束后将流量测点同时点绘在()上。
第4题:
当测流过程跨越水位()时,应采取多次实测或摘录水位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相应水位。
第5题:
测流观测或摘录水位应符合哪些要求?
第6题:
水位
测流
流量
测量
第7题:
第8题:
变化不大
变化较大
跨峰顶
跨谷底
第9题:
各次水位求和
除以观测次数
算术平均法
随机取样
第10题:
高洪
枯水位
特殊
洪水
第11题:
高洪
平水期
枯水期
洪水期
第12题:
变化平稳
变化剧烈
上涨很多
下降较大
第13题:
水位的不定时观测,主要用于()水位的变化过程观测,施测流量、含沙量时的相应水位观测,以及出现特殊水情时的水位观测等。
第14题:
水位的()观测,主要用于洪水期水位的变化过程观测,施测流量、含沙量时的相应水位观测,以及出现特殊水情时的水位观测等。
第15题:
水位的不定时观测,主要用于洪水期水位的变化过程观测,施测流量、含沙量时的相应水位观测,以及出现()水情时的水位观测等。
第16题:
在自记水位观测记录摘录时,当水位()且变率均匀时,可按等时距摘录。
第17题:
起涨点
峰顶
落平点
谷底
第18题:
计算日平均水位
编制日平均水位表
计算流速
摘录洪水位表
绘制平均水位过程线
第19题:
定时
不定时
8时
8时、20时
第20题:
逐时水位过程线图的相应位置
落差过程线图
逐时流量过程线图的相应位置
面积变化过程线图
第21题:
m
m2
m3
%
第22题:
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
水位变化平缓
每日观测一次水位
按非等时距观测或摘录水位
每日摘录一次水位
第23题:
减少
增加
取消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