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爆炸后能产生强烈燃烧作用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体爆炸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


    A.现场没有明显的炸点
    B.击碎力小,抛出物块大、量少、抛出距离近
    C.爆炸燃烧波作用范围广,能烧伤人、畜呼吸道
    D.易产生明显的烟熏
    E.不易产生燃烧痕迹

    答案:A,B,C
    解析:
    气体爆炸具有的主要特征:一是现场没有明显的炸点;二是击碎力小,抛出物块大、量少、抛出距离近,可以使墙体外移、开裂,门窗外凸、变形等;三是爆炸燃烧波作用范围广,能烧伤人、畜呼吸道;四是不易产生明显的烟熏;五是易产生燃烧痕迹。

  • 第2题:

    爆炸后能产生强烈燃烧作用的是()。

    A黑梯炸药

    B黑铝炸药

    C梯铝炸药

    D梯萘炸药


    B,C

  • 第3题:

    天然气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源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之为()。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天然气最低浓度称为(),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天然气最高浓度称为()。


    正确答案:爆炸极限;爆炸下限;爆炸上限

  • 第4题:

    石油产品挥发出的油气在空气中含量达到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时,遇火即产生燃烧爆炸。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甲类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有()。

    • A、闪点<28℃的液体
    • B、爆炸下限<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
    • C、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D、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 E、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爆炸即是瞬息间的燃烧、爆炸生成的气体受高温作用急剧膨胀,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是急剧的氧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下列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的厂房是()。

    • A、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 B、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粉尘、可燃纤维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 C、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厂房 
    • D、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 E、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高温的作用能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爆炸会使周围介质在压力作用下产生()。

    • A、二次爆炸
    • B、燃烧
    • C、气压
    • D、振动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由于油罐内储油的种类、储存的形式和条件不同,其火灾特点也不一样,一般是()。

    • A、先燃烧,后爆炸
    • B、爆炸后不燃烧
    • C、先燃烧,后爆炸或爆炸后不燃烧
    • D、燃烧不爆炸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判断题
    苯的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强烈的氧化剂有极强的氧化性,自身燃烧,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的有()。
    A

    闪点<28℃的液体

    B

    爆炸下限≥l0%的气体

    C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D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E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五类,甲类的包括如下几点。①闪点<28℃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③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④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⑤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⑥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E。

  • 第13题:

    按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下列火灾危险性特征属于甲类的是( )。


    A.闪点小于30℃的液体
    B.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
    C.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D.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E.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答案:B,C,D,E
    解析:
    甲类物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第14题:

    苯的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在可爆范围以外的可燃气体混合气()。

    • A、能着火燃烧,但不爆炸
    • B、既不燃烧,也不爆炸
    • C、既能燃烧,也能爆炸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硫化氢具有什么性质()

    • A、不易溶于水
    • B、能燃烧和爆炸
    • C、有强烈的毒性
    • D、无色、微酸、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以下化学危险品中,()可以在露天贮存。

    • A、遇火、遇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的
    • B、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的
    • C、遇潮能发生化学反应的
    • D、遇火、热、潮能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的有()。

    • A、闪点<28℃的液体
    • B、爆炸下限≥l0%的气体
    • C、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D、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 E、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正确答案:A,C,D,E

  • 第19题: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规定,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是指()。

    • A、闪点﹤28℃的液体
    • B、爆炸下限﹤10%的气体
    • C、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D、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强烈的氧化剂有极强的氧化性,自身燃烧,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苯的危险特性有()。

    • A、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B、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 C、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 D、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单选题
    由于油罐内储油的种类、储存的形式和条件不同,其火灾特点也不一样,一般是()。
    A

    先燃烧,后爆炸

    B

    爆炸后不燃烧

    C

    先燃烧,后爆炸或爆炸后不燃烧

    D

    燃烧不爆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硫化氢具有什么性质()
    A

    不易溶于水

    B

    能燃烧和爆炸

    C

    有强烈的毒性

    D

    无色、微酸、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混合燃烧是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下列情况属于混合燃烧的是()
    A

    实验用酒精灯点燃后产生的稳定燃烧

    B

    动火作业前未进行吹扫,点火后发生的大规模燃烧爆炸

    C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的燃烧爆炸

    D

    A4纸被打火机点燃后产生的燃烧

    E

    家用燃气灶点燃后产生的稳定燃烧


    正确答案: E,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