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原理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面粉过氧化苯甲酰速测盒检测原理是过氧化苯甲酰与试剂反应可产生()色产物,颜色越浅表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越高。

    • A、紫红
    • B、红棕
    • C、红褐
    • D、青紫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简述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多环芳烃易溶于环已烷、二氯甲烷、正已烷等有机溶剂,方法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经硅胶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后,样品浓缩液进行GC.-MS的选择离子方法检测。

  • 第3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以甲苯为萃取剂,萃取水样中元素磷。萃取液中的元素磷经色谱柱分离后,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中被氧化燃烧生成磷的氧化物,然后被富氢火焰的H还原为碎片PHO*(即激发态的PHO碎片)。被火焰高温激发的碎片PHO*释放出特征光谱的能量,其最大检测波长为526nm。测量发射光谱强度,从而检测出元素磷的含量。

  • 第4题:

    过氧化苯甲酰及苯甲酰氯


    正确答案:29163200

  • 第5题:

    简述N-亚硝基二甲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样品中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经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后,浓缩至一定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高分辨峰匹配法进行确认和定量。

  • 第6题:

    什么叫气相色谱?气相色谱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气相色谱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色谱法中有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相。若流动相是气相时,即称为气相色谱。被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反复多次分配后,使得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把各组分分离开,被分离的各组分通过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系统,便可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 第7题:

    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时,用()检测器测定。


    正确答案:电子捕获

  • 第8题:

    用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对采集空气中的硝基苯样品的吸收液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采集空气中的硝基苯应使用纯苯,使用前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在色谱分析条件下无干扰峰。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N-亚硝基二甲胺的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测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用减压石蜡油蒸馏方法处理样品,以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进行检测。气相色谱仪分离后的亚硝胺在热解室中经特异性催化裂解产生NO基团,后者与臭氧反应生成激发态NO˙;当激发态NO˙返回基态时发射出近红外区光线(600~2800nm)。产生的近红外区光线被光电倍增检测(600~800nm)。由于特异性催化裂解与冷阱或CTR过滤器出去杂质,使热能分析仪仅仅能检测NO基团,而成为亚硝胺特异性检测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时,样品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将经加热处理的采样管去掉两侧的硅橡胶塞和封闭针头,管与针头连接侧用采样器相连接,采集样品,同时记录采样器流量、流量计前温度、压力及采样时间和地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面粉过氧化苯甲酰速测盒检测原理是过氧化苯甲酰与试剂反应可产生()色产物,颜色越浅表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越高。
    A

    紫红

    B

    红棕

    C

    红褐

    D

    青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苯含量时,采用()采样管采样。

    正确答案: 活性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谷物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选取适当的溶剂提取出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经净化后,含有有机磷农药的样品溶液在富氢焰上燃烧,以HPO碎片的形式,放射出波长526nm的特性光,这种光通过滤光片选择后,由光电倍增管接受,转换成电信号,经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被记录下来,样品的峰面积或者峰高与标准品相比对从而进行定量。

  • 第14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烷基汞时,洗脱液中的烷基汞可用苯或甲苯萃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用于分离苯系物的色谱柱一般为极为()性()极性柱


    正确答案:非;弱

  • 第16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拟除虫菊酯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样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提取、净化、浓缩后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到电子捕获检测器中,便可分别测出其含量。经放大器,把信号放大,用记录器记录下峰高或峰面积。利用被测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的峰高或峰面积比进行定量。
    操作方法:
    (1)提取:粉碎的样品,置于具塞锥形烧瓶中,加入石油醚或浸泡过液,取出上清液待过柱用。
    (2)净化:在玻璃层析柱中,底端塞以经处理的脱脂棉。以石油醚淋洗柱子,弃去淋洗液,加入样品提取液,待其下降至无水硫酸钠层时加入淋洗液淋洗,收集滤液,浓缩定容至1ml供气相色谱分析用。
    (3)测定:吸取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 第17题:

    简述N-亚硝基二甲胺的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测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用减压石蜡油蒸馏方法处理样品,以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进行检测。气相色谱仪分离后的亚硝胺在热解室中经特异性催化裂解产生NO基团,后者与臭氧反应生成激发态NO˙;当激发态NO˙返回基态时发射出近红外区光线(600~2800nm)。产生的近红外区光线被光电倍增检测(600~800nm)。由于特异性催化裂解与冷阱或CTR过滤器出去杂质,使热能分析仪仅仅能检测NO基团,而成为亚硝胺特异性检测器。

  • 第18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时,样品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将经加热处理的采样管去掉两侧的硅橡胶塞和封闭针头,管与针头连接侧用采样器相连接,采集样品,同时记录采样器流量、流量计前温度、压力及采样时间和地点。

  • 第19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肼和偏二甲基肼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用装有浸渍硫酸的101白色单体的采样管富集空气中的肼和偏二甲基肼,生成稳定的硫酸盐。用水洗脱,加入糠醛衍生试剂,生成相应的肼和偏二甲基肼的衍生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萃取液注入气相色谱,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氯丁二烯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用活性炭吸附采样管富集空气中氯丁二烯后,加四氯化碳浸泡解吸,经聚乙二醇己二酸酯-阿匹松L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外标法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时,用()检测器测定。

    正确答案: 电子捕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室内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和危害有哪些?简述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的原理。

    正确答案: 室内环境中苯的主要来源。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如涂料,填料及各种有机溶剂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经装修后挥发到室内。
    主要在以下几种装饰材料中较高:
    (1)油漆。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2)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3)各种胶粘剂。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使用溶剂多数为甲苯。
    (4)防水材料,特别是一些用原粉加释料配制成的防水涂料。
    (5)一些抵挡的假冒的涂料,也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叫气相色谱?气相色谱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气相色谱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色谱法中有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相。若流动相是气相时,即称为气相色谱。被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反复多次分配后,使得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把各组分分离开,被分离的各组分通过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系统,便可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