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制冷站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A、调PH值B、增加比重C、氧化剂D、缓冲剂”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加入硫酸铵的作用是

    A.作助溶剂
    B.调节pH值
    C.增加胶体的溶解度
    D.作凝聚剂
    E.降低溶液的黏性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甲醛法测定铵盐中含氮量时,加入甲醛的主要作用是()。

    • A、与NH4+作用产生相应酸
    • B、起缓冲作用
    • C、作氧化剂
    • D、增加溶液的碱性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加入硫酸铵的作用是()

    • A、作固化剂
    • B、调节pH值
    • C、增加胶体的溶解度
    • D、作凝聚剂
    • E、降低溶液的黏性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用称量分析法测定工业磷酸,需要加入喹钼柠酮试剂作为沉淀剂,柠檬酸是沉淀剂的成分之一,其不具有的作用是()。

    • A、作为缓冲剂稳定溶液的pH值
    • B、防止钼酸水解生产三氧化钼
    • C、改善沉淀的形状
    • D、增加溶液的酸度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制冷站配制氯化钙溶液过程中,盐水补充泵进行自身循环的目的是促进氯化钙的溶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调节PH值,使PH=7。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时,若溶液显碱性,滴定前需加入酚酞指示剂,用稀()调pH值。

    • A、硝酸
    • B、盐酸
    • C、氢氧化钠
    • D、硝酸钠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采用电位分析法测水样中F-时,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其主要作用是恒离子浓度、调节溶液PH,次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稳定液接电位

  • 第9题:

    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 A、还原剂
    • B、氧化剂
    • C、沉淀剂
    • D、助溶剂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判断题
    对于含氰废液可以进行处理: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根氧化分解。CN根含量高时,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配制培养基为什么必须调节pH值?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或碳酸盐的作用是什么?解释其原理。

    正确答案: 培养基的理化条件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正常代谢。微生物一般都有它们适宜的生长pH范围,细菌的最适pH一般在pH7~8范围,放线菌要求pH7.5~8.5范围,酵母菌要求pH3.8~6.0,霉菌的适宜pH为4.0~5.8。
    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或碳酸盐是为了尽可能地减缓在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通过培养基中的这些成分发挥调节作用。
    原理:由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地向培养基中分泌代谢产物,影响培养基的pH变化,对大多数微生物来说,主要产生酸性产物,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常引起pH的下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为了尽可能地减缓在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一定的缓冲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冲洗机中通常不用pH值来检测显影液的疲劳度,原因是(  )。
    A

    缓冲剂作用使pH值变动极小

    B

    缓冲剂作用使pH值变动太大

    C

    加入了坚膜剂

    D

    溶剂中加入了乙醇

    E

    溶剂中加入了EDTA


    正确答案: A
    解析:
    pH值仅有0.46的变化幅度。

  • 第13题:

    防止和延缓溶液中药物水解的方法通常为

    A.加入还原剂
    B.加入氧化剂
    C.将药物溶液的pH调节至水解反应速度最低时的值
    D.加入离子配合剂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萃取段水相填充时溶液的配制()。

    • A、溶液PH值4—4.5
    • B、配制Ni2+含量不同的硫酸镍溶液
    • C、溶液PH值3—3.5

    正确答案:A,B

  • 第15题:

    当给pH=5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时,溶液的pH值随之增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某溶液的pH值=6,要使pH值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浓盐酸
    • B、加入pH=2的溶液
    • C、蒸发水使溶液浓度增大
    • D、加氢氧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制冷站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加入重铬酸钠的作用是()。

    • A、调PH值
    • B、增加比重
    • C、氧化剂
    • D、缓蚀剂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制冷站配制盐水溶液时主要的溶质是()。

    • A、氯化钠
    • B、氢氧化钠
    • C、重铬酸钠
    • D、氯化钙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配制培养基为什么必须调节pH值?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或碳酸盐的作用是什么?解释其原理。


    正确答案: 培养基的理化条件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正常代谢。微生物一般都有它们适宜的生长pH范围,细菌的最适pH一般在pH7~8范围,放线菌要求pH7.5~8.5范围,酵母菌要求pH3.8~6.0,霉菌的适宜pH为4.0~5.8。
    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或碳酸盐是为了尽可能地减缓在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通过培养基中的这些成分发挥调节作用。
    原理:由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地向培养基中分泌代谢产物,影响培养基的pH变化,对大多数微生物来说,主要产生酸性产物,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常引起pH的下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为了尽可能地减缓在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一定的缓冲物质。

  • 第20题:

    对于含氰废液可以进行处理: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根氧化分解。CN根含量高时,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A

    还原剂

    B

    氧化剂

    C

    沉淀剂

    D

    助溶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采用电位分析法测水样中F-时,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其主要作用是恒离子浓度、调节溶液PH,次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 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稳定液接电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方法可增加溶解度的是()
    A

    加入增溶剂

    B

    加入助溶剂

    C

    制成共晶

    D

    调溶液的PH值

    E

    使用混合溶剂


    正确答案: E,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