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酮苯脱蜡原料油一般要求馏程要()”相关问题
  • 第1题:

    焦化苯常压馏程应包括()℃。

    • A、43
    • B、80.1
    • C、110.6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总的来说,直馏馏份含()烃高,()烃较少,因此易裂化,酮苯脱蜡的蜡膏和()油是含()烃较多,易裂化,生焦少的理想催化原料。


    正确答案:烷;芳;蜡下;烷

  • 第3题:

    油品脱蜡后馏程不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为什么玻璃丝材料的绑绳使用前要进行脱蜡处理?应如何进行脱蜡处理?


    正确答案:玻璃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集束成纱,采用了浸润剂使纤维黏合集束、润滑和防静电,以保证拉丝和纺织工序顺利完成。玻璃纤维耐磨性差,但经浸渍处理后性能显著提高。我国多采用石蜡乳剂作浸润剂,这层浸润剂对树脂的黏接有较大的妨碍作用。
    现在有的绑线材料采用了改进的工艺,如采用含有偶联剂组份的增强性浸润剂等,既能满足纤维的制造要求,又不妨碍树脂的浸渍和黏接。这些材料不用脱蜡处理,有的可以在不浸胶的情况下先行绑扎,绑扎后再刷胶即可浸透。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区分。
    采用玻璃丝材料的绑绳,应在工作开始前在烘箱中180~200℃右温度下约4~8h焙烘进行脱蜡处理,使石蜡成分挥发,以保证浸胶处理时,胶能浸入纤维,否则,胶只能停留在表层,导致绑绳在运行中绑扎不牢而开裂。绑绳应在使用前浸胶后凉至半干,呈柔韧时再使用,过干的绑绳则不可再用。浸胶配方各厂家使用不一,应尽量按厂家要求的配方处置。

  • 第5题:

    苯馏程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原料含水或苯回流初馏点低。
    (2)混合芳烃纯度低,带环烷烃。
    (3)塔底温度过低,回流过小,塔超负荷。
    (4)设备泄漏或改循环时误操作。
    (5)分析误差。

  • 第6题:

    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Fe2+含量,一般控制指标多少?


    正确答案: 铁对于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原料油铁离子含量超标,引起蜡油的颜色较黑,比色偏大,杂质含量高,导致原料油过滤器堵塞严重;从而使精制反应器床层堵塞,硫化铁在反应器顶部堆积,引起催化剂结块,造成反应物料短路、沟流、反应器个别点温度偏高;同时床层压降上升,循环氢压缩机动力消耗增大,出入口压差升高,迫使装置催化剂在活性尚未丧失之前就须停工处理。铁源于原料油中的环烷酸或硫化物在贮运或加工中生成的环烷酸铁或硫化铁。前者为可溶性铁,进入装置后难以除去,在高温状态下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会积聚在反应器顶部的催化剂表面,所以要尽量防止可溶性铁的生成。原料油中铁含量控制小于1.0ppm。

  • 第7题:

    关于加氢精制原料油性质的选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对原料油的馏程没有要求
    • B、原料油的溴价是评价其不饱和烃含量的指标
    • C、原料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需要严格控制
    • D、为防止原料油与空气接触通常采用氮封将其与空气隔离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加氢原料油常规分析项目的是:()。

    • A、馏程
    • B、硫含量
    • C、溴价
    • D、烟点

    正确答案:D

  • 第9题:

    脱蜡过程中,原料油的沸程(),蜡的性质越相近,蜡结晶()。

    • A、越窄
    • B、越宽
    • C、越好
    • D、越坏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酮苯脱蜡装置中应最大限度地回收()。

    • A、油
    • B、蜡
    • C、蒸汽
    • D、溶剂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染色过程中关于脱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石蜡切片必须经过脱蜡后才能染色
    • B、脱蜡前切片经过烘烤
    • C、二甲苯的新鲜与否不影响脱蜡的效果
    • D、组织切片脱蜡要彻底
    • E、脱蜡主要取决于二甲苯的温度和时间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染色过程中关于脱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石蜡切片必须经过脱蜡后才能染色

    B

    脱蜡前切片经过烘烤

    C

    二甲苯的新鲜与否不影响脱蜡的效果

    D

    组织切片脱蜡要彻底

    E

    脱蜡主要取决于二甲苯的温度和时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粗苯馏程测定中:①温度计水银球中心应与()重合;②馏程保持在()mL/min;③冷凝管末端应低于入口处()mm。


    正确答案:分馏管球部中心;4-5;100

  • 第14题:

    苯馏程不合格原因及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温差控制失灵或不在灵敏区内;
    (2)原料含水;
    (3)苯回流初馏点低;
    (4)塔的负荷过大;
    (5)芳烃纯度低,带环烷烃;
    (6)设备泄漏;
    (7)分析误差。
    处理:
    (1)控制温差在灵敏区内;
    (2)加强V1103脱水;
    (3)苯回流低于70℃排拔顶苯;
    (4)降低塔的负荷;
    (5)调整抽提的操作,保证抽烃质量;
    (6)联系检修设备;
    (7)联系化验复查。

  • 第15题:

    经过酮苯脱蜡以后的油品性质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1)凝点变化由于原料油除去了石蜡,使整个油品的疑点下降到指标要求的凝点(或倾点)以下。
    (2)粘度和粘温性的变化由于石蜡和地蜡在同一原料组分中的粘度较小,所以脱蜡以后的粘度上升,但脱蜡油的恼温性下降。
    (3)残炭值的变化由于蜡的残炭值很小,故经脱蜡以后油料的残炭值就要上升。

  • 第16题:

    苯馏程控制在()℃,苯冰点控制在()℃。


    正确答案:包括80.1℃ ≤ 1℃;≥5.40

  • 第17题:

    原料油的特性因数和馏程对加氢裂化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随着原料油特性因数降低,产品中环烷烃(N)+芳烃A.的含量增高。在一定的氢分压和空速下,原料油的特性因数高,反应温度较低,生成喷气燃料的选择性较高。此外,特性因素K值高,裂化温度较低,原料易裂化,对催化剂有利。
    原料的馏程范围对裂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单纯靠馏程来预测原料裂化性能是不够的,因为在同一段沸点范围内,不同原料的化学组成可以相差很大。一般说来,沸点高的原料由于其分子量大,容易被催化剂表面吸附,因而裂化反应速度较快。但沸点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因扩散慢、或催化剂表面积炭快、或气化不好等原因而出现相反的情况。所以加氢裂化通常会对原料的馏程进行限制。

  • 第18题:

    为什么要控制柴油的馏程?其馏程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 柴油馏程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柴油机的速度性能越高,对燃料的馏程要求就越严,一般来说,馏分轻的燃料启动性能好,蒸发和燃烧速度快。但是燃料馏分过轻,自燃点高,燃烧延缓期长,且蒸发程度大,在点火时几乎所有喷入气缸里的燃料会同时燃烧起来,结果造成缸内压力猛烈上升而引起爆震。燃料过重也不好,会使喷射雾化不良,蒸发慢,不完全燃烧的部分在高温下受热分解,生成炭渣而弄脏发动机零件,使排气中有黑烟,增加燃料的单位消耗量。馏程的主要项目是50%和90%馏出温度。轻柴油质量指标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300℃,90%馏出温度不高于355℃,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5℃。柴油的馏程和凝固点、闪点也有密切的关系。

  • 第19题:

    一般情况下,原料油()越高,杂质含量越高,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反应越难。

    • A、闪点
    • B、硫醇含量
    • C、溴价
    • D、馏程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简述溶剂脱蜡中溶剂苯和丙酮的作用。


    正确答案: 脱蜡溶剂中的酮类选择性好,对油溶解度较小,而对蜡不溶,是蜡的沉淀剂,溶剂含酮多则脱蜡温差小,过滤快,但溶解能力差,酮过多时甚至会产生油剂分层现象;烃类选择性差,溶解能力大,溶剂含烃类多时脱蜡温差大,过滤慢。

  • 第21题:

    在润滑油基础油加工过程中,采用()工艺将油中高凝点组分分离,改善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能。

    • A、常减压蒸馏
    • B、糠醛精制
    • C、酮苯脱蜡
    • D、白土补充精制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在润滑油基础油加工过程中,采用()工艺将油中非理想组分抽提分离,获取理想组分。

    • A、常减压蒸馏
    • B、糠醛精制
    • C、酮苯脱蜡
    • D、白土补充精制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原料油的理想馏程范围是()。

    • A、350—500℃
    • B、250—500℃
    • C、350—580℃
    • D、250-580℃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