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测量中吸光度应在( )范围内,以减少读数误差。A、0~0.9AB、0.1~0.5AC、0.1~0.9AD、0~0.5A

题目

原子吸收测量中吸光度应在( )范围内,以减少读数误差。

  • A、0~0.9A
  • B、0.1~0.5A
  • C、0.1~0.9A
  • D、0~0.5A

相似考题
更多“原子吸收测量中吸光度应在( )范围内,以减少读数误差。”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的读数最好在0.2~0.7之间,读数误差最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原子吸收光度法背景吸收能使吸光度(),使测定结果偏高。

    • A、增加
    • B、减少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被吸收光的强度与蒸汽基态原子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定律;原子吸收光度法可以根据基态原子化过程划分为()、()、()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朗伯—比尔;火焰;无火焰;冷原子

  • 第4题: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吸光度的读数范围最好控制在()范围内以减少误差。


    正确答案:0.2—0.7

  • 第5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干扰。


    正确答案:背景

  • 第6题: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由于积分吸收在实际测量中存在着困难, 因此提出了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从而使原子吸收分析中吸光度A与浓度的关系也为A=K’c, 回答出该式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正确答案:(1) 必须使用锐线光源
    (2) 在原子化器中原子浓度的分布是均匀的
    (3) 火焰的温度是不变的
    (4) 单色器的通带远大于吸收线的半宽度

  • 第7题: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如何使测量的吸光度误差保持在较小范围内?


    正确答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选择合适的入射光波长(一般选最大吸收波长,如有干扰,选灵敏度较低能避免干扰的波长)。
    (2)控制吸光度在0.2~0.8之间(可通过浓缩、稀释、改变比色皿长度等方法获得)。
    (3)对读数标尺、仪器波长进行校正。

  • 第8题:

    为什么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采用峰值吸收来测量吸光度?


    正确答案: 从理论上讲,由于积分吸收与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特征辐射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因此若能测得由连续波长光源获得的积分吸收值就可以计算出待测原子的密度而使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成为一种无需与标准试样进行比较的绝对测量方法,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非常窄,目前还难以制造出具有如此之高的分辨率的单色器,所以直接测定积分吸收尚不能实现。目前是采用锐线光源代替连续光源,以测定吸收线中心的极大吸收系数K0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额方法,以此来测定元素含量的。
    由于在温度恒定时,极大吸收系数K0仅与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特征(中心)辐射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故可以此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即使不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也可实现原子吸收测定。

  • 第9题:

    单选题
    原子吸收光度法背景吸收能使吸光度(),使测定结果偏高。
    A

    增加

    B

    减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被吸收光的强度与蒸汽基态原子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定律;原子吸收光度法可以根据基态原子化过程划分为()、()、()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 朗伯—比尔,火焰,无火焰,冷原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干扰。

    正确答案: 背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读数时标尺成像稳定清晰且限制视线长度是为了()。
    A

    读数快

    B

    减弱读数误差

    C

    加快速度

    D

    减少仪器误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水准测量中,读数时标尺成像稳定清晰且限制视线长度是为了()。

    • A、读数快
    • B、减弱读数误差
    • C、加快速度
    • D、减少仪器误差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分辨力高可以降低(),从而减少由于读数误差引起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A、系统误差
    • B、测量误差
    • C、读数误差
    • D、显示误差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背景吸收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使吸光度()产生正误差,导致分析结果偏高。


    正确答案:增大

  • 第16题: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为避免稀释误差,在测定含量较高的水样时,可选用次灵敏线测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读数处于0.2~0.8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简述原子吸收光度法生化参数测量技术。


    正确答案:是利用各种元素的物质在受外来能量激发而变为原子状态时,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特性,通过测量吸收波长及吸收程度来检测某元素及其含量。

  • 第19题:

    原子吸收光度法设定测量波长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原子吸收光度法设定测量波长要考虑稳定性和灵敏度。

  • 第20题:

    判断题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为避免稀释误差,在测定含量较高的水样时,可选用次灵敏线测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为什么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采用峰值吸收来测量吸光度?

    正确答案: 从理论上讲,由于积分吸收与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特征辐射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因此若能测得由连续波长光源获得的积分吸收值就可以计算出待测原子的密度而使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成为一种无需与标准试样进行比较的绝对测量方法,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非常窄,目前还难以制造出具有如此之高的分辨率的单色器,所以直接测定积分吸收尚不能实现。目前是采用锐线光源代替连续光源,以测定吸收线中心的极大吸收系数K0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额方法,以此来测定元素含量的。
    由于在温度恒定时,极大吸收系数K0仅与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特征(中心)辐射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故可以此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即使不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也可实现原子吸收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原子吸收光度法设定测量波长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原子吸收光度法设定测量波长要考虑稳定性和灵敏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如何使测量的吸光度误差保持在较小范围内?

    正确答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选择合适的入射光波长(一般选最大吸收波长,如有干扰,选灵敏度较低能避免干扰的波长)。
    (2)控制吸光度在0.2~0.8之间(可通过浓缩、稀释、改变比色皿长度等方法获得)。
    (3)对读数标尺、仪器波长进行校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