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三级硫冷凝器的出口工艺气温度是如何控制的?温度太高和太低有何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丝饼毛丝的工艺原因有()。

    • A、纺丝温度太低
    • B、纺丝温度太高
    • C、超喂太大
    • D、导丝件不光滑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硫冷凝器出口温度控制指标的目的是既能(),又不会()。


    正确答案:使尽可能多的硫磺冷凝冷却下来;使硫磺凝固造成系统堵塞

  • 第3题: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苯汽提塔入口温度()将使进料闪蒸。

    • A、太低
    • B、太高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室外机冷凝器结霜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外环境温度太高
    • B、系统制冷剂过多
    • C、室外环境温度太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锻件的粗晶结构是由于()

    • A、终锻温度太高
    • B、始锻温度太低
    • C、终锻温度太低
    • D、始锻温度太高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脱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太高或太低有何不利?


    正确答案: 太低:脱吸效果不好,稳定塔顶有不凝气;
    太高:造成过脱吸,脱吸气中液化组分增多,增大了冷却器和吸收塔的负荷。

  • 第7题:

    再生塔顶温度如何控制,顶温高低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再生塔顶温,主要由顶回流控制。温度控制太低,胺液的解析效果显著下降,贫液质量变差,另一方面尾气吸收部分,半贫液中CO2的吸收效果差,它存在于胺液中,将对干气脱硫,还原气的净化都有较大的影响;温度控制太高,加大了再生塔顶冷却器的负荷,同时回流量增加,易造成酸性气带水严重。

  • 第8题:

    太高或太低的饱和温度对气化过程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气化剂的饱和温度太低,则其中水蒸气的含量很小、空气的含量很大因而氧化反应增多而制气反应减少从而造成煤气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气化剂的饱和温度过高,则其中水蒸气的含量很大、空气的含量很小,温度下降从而也会抑制制气反应的发生。

  • 第9题:

    下列是氨蒸发系统的工艺连锁的有()。

    • A、蒸发器液位超高连锁
    • B、气氨出口压力超高连锁
    • C、气氨出口温度超高连锁
    • D、气氨出口温度超低连锁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钢的锻造温度是如何确定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锻件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始锻温度是开始锻造的温度,也是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始锻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可能造成过烧和过热,但始锻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将缩短锻造操作时间,缩小锻造温度范围,增加锻造的困难。一般将始锻温度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50~250℃。
    2.终锻温度是停止锻造的温度。
    (1)终端温度过高,停止锻造后晶粒在高温下继续长大,使锻件晶粒粗大,降低锻件的力学性能;
    (2)终锻温度过低时,锻件塑性不良,变形困难,内应力增大,甚至导致锻件产生裂纹。碳素钢的终锻温度约为800℃,合金钢一般为800~900℃。

  • 第11题:

    问答题
    钢的锻造温度是如何确定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锻件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始锻温度是开始锻造的温度,也是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始锻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可能造成过烧和过热,但始锻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将缩短锻造操作时间,缩小锻造温度范围,增加锻造的困难。一般将始锻温度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50~250℃。
    2.终锻温度是停止锻造的温度。
    (1)终端温度过高,停止锻造后晶粒在高温下继续长大,使锻件晶粒粗大,降低锻件的力学性能;
    (2)终锻温度过低时,锻件塑性不良,变形困难,内应力增大,甚至导致锻件产生裂纹。碳素钢的终锻温度约为800℃,合金钢一般为800~9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母液温度控制对硫铵质量有何影响?应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母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晶体长大都是不利的。母液温度过高,虽然母液粘度降低,硫铵分子向晶体表面扩散速度加快而有利于晶体长大,但也促使大量晶核生成,故得不到大颗粒硫铵。母液温度过低时,虽然可以限制晶核大量生成,但却降低了传质速度,同样得不到大粒结晶。实践表明,将饱和器母液温度控制在50~55℃最适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凝聚釜温度太低有何坏处?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釜温度太低时,会使凝聚第一过程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溶剂油脱除效果不好,并给2#釜带来负担,使2#釜溶剂油脱除量增大,这时应增加1#釜蒸汽量,提高1#釜温度。

  • 第14题:

    产生空心料原因不正确的有()。

    • A、主电机负荷太高
    • B、切刀转数太低
    • C、条束冷却水槽温度太高
    • D、条束冷却水槽温度太低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精柴闪点不合格的原因有()。

    • A、进料温度低和流量不稳
    • B、汽提蒸汽量不足或温度太低
    • C、原料馏程宽
    • D、反应温度太高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如何控制C601的操作温度,温度对吸附塔操作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C601的操作温度主要通过控制进吸附塔的进料、解吸剂二股主要物料的温度均为175℃,从而稳定吸附塔的温度操作温度为175℃。进料温度通过E605、A601调节将温度控制在175℃,解吸剂温度通过E606、A606来调节温度在175℃。
    Eluxyl法吸附分离是恒温恒压下运转的物理过程,从热力学角度看,吸附是个放热过程,温度低有利于吸附;解吸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有利于解吸。从动力学角度看,高温有利于吸附分离的传质速度,然而吸附剂的选择性下降。分子筛的吸附和解吸热效应都很小,因此,可把吸附及解吸放在一个吸附室内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温度影响不大,吸附塔进行保温,如IFP的Eluxyl工艺的吸附分离操作温度是控制各股进料温度为175℃、0.9Mpa的操作压力下进行液相操作,是经实验确定的对吸附和解吸都合适的条件,需要对吸附器及相应的管线进行保温。保证合适的温度是为了保证合适的质量传递速率和选择性。

  • 第17题:

    二级反应器床层温度控制方法是()。

    • A、控制反应器进口温度
    • B、控制过程气中氧含量
    • C、控制过程气中硫化氢含量
    • D、提高硫冷凝器出口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己内酰胺装置热水温度()将导致蒸馏冷凝器中冷凝不完全。

    • A、太低
    • B、不变
    • C、太高
    • D、不会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针对预塔冷凝器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凝器出口温度太高,甲醇损失严重。
    • B、出口温度低,致使甲醇产品中的氧化性不合格。
    • C、是个重要的工艺指针,温度过低,致使加压塔甲醇中重组分增加。
    • D、出口温度太高,排放槽可以回收,对甲醇的损失无关。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工艺操作中,原油温度越高,产品收率越高,但因温度升得过高,重组分的拔出深度增加,所以温度控制应()。

    • A、不宜太低
    • B、不宜太高
    • C、不变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某锻件经检验发现其晶粒粗大,其原因可能是()

    • A、始锻温度太高
    • B、始锻温度太低
    • C、终锻温度太高
    • D、终锻温度太低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注塑制品烧焦是因为()。

    • A、熔体温度太高
    • B、熔体温度太低
    • C、注射速率太高
    • D、注射速率太低

    正确答案:A,C

  • 第23题:

    问答题
    太高或太低的饱和温度对气化过程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气化剂的饱和温度太低,则其中水蒸气的含量很小、空气的含量很大因而氧化反应增多而制气反应减少从而造成煤气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气化剂的饱和温度过高,则其中水蒸气的含量很大、空气的含量很小,温度下降从而也会抑制制气反应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