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碳化取出液结晶量少的原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碳化取出温度对结晶颗粒的影响?


    正确答案: 因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但它极易形成过饱和溶液。由过饱和液中析出NaHCO3结晶的情况,与一般结晶过程类似,即过饱和度越大,结晶速度也越快,但结晶粒度小,质量差,对过滤、煅烧操作不利。在同样的过饱和情况下,高温时晶粒生长速度大于晶核生成的速度。所以,在结晶初期维持较高一些的稳定(如58℃左右),就不至于形成过多的细小结晶。

  • 第2题:

    若碳化塔的中段气进气位置低,则会导致()。

    • A、沉降时间长
    • B、结晶细
    • C、转化率高
    • D、结晶少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碳化塔取出喷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正确答案:(1)塔下部堆碱过多而引起的,(2)塔下段取出管位置安装偏或距中心过远而造成的,(3)进气量太大

  • 第4题:

    影响碳化结晶的因素是:()

    • A、碳化温度
    • B、清液总碱度
    • C、CO2的浓度、压力流量
    • D、杂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碳化取出CNH3低是什么原因造成?


    正确答案:(1)AⅡ液TCL-低或β值低(2)进气量不足或C02浓度低,出碱液量大,反应不完全(3)取出温度高(4)塔下段串入清洗AⅡ液(浓气塔)。(5)操作波动大,中温低(6)循环量过大

  • 第6题:

    碳化塔进气量与()要匹配,否则,如果出碱过快而进气量不足时,反应区下移,导致结晶细小,产量下降。反之,则反应区

    • A、清液进量
    • B、出碱速度
    • C、碳化塔压
    • D、尾气压力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提高碳化转化率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提高反应物的浓度。
    ①尽可能按比例提高氨盐水中NaCl和氨的浓度。
    ②尽可能提高进塔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2.增加气相反应物的分压。
    3.适当降低出碱温度。
    4.提高氨盐水的氨盐比。

  • 第8题:

    影响碳化结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碳化温度、卤水总碱度、CO2浓度及压力流量和杂质影响等。

  • 第9题:

    造成碳化转化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下段气浓度低;
    2.出碱温控制过高;
    3.氨盐比偏低;
    4.上温控制过高,塔顶气损失过高;
    5.进气压力低;
    6.出碱速度快。

  • 第10题:

    主冷液面涨不高,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

    • A、膨胀机温差小,效率低,鼓胀量少
    • B、冷冻机有故障造成进塔空气温度高
    • C、设备有泄漏,跑冷损失增大
    • D、液体产品取出量多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石灰硬化过程实际上是()过程。

    • A、结晶
    • B、碳化
    • C、结晶与碳化
    • D、干燥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石灰的硬度实际上是()的过程。

    • A、结晶
    • B、碳化
    • C、干燥
    • D、结晶和碳化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碳化取出液结晶量少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提高氨盐水有效成份;
    2.保证三段气中正常的二氧化碳浓度;
    3.减慢取出速度;
    4.降低取出温度;
    5.增加下段进气量。

  • 第14题:

    滤碱机内有碳化取出液沉淀原因为()。

    • A、主机停
    • B、搅拌停
    • C、压辊停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若碳化取出液沉淀量多,沉淀时间长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加快取出速度,适当减少冷却水量;
    2.增加中段气进气量;
    3.减少下段进气量;提高中和水温度,减少中和塔进气量。
    4.联系吸收降低氨盐水浊度;

  • 第16题:

    取出液结晶细是何原因造成的。


    正确答案:(1)AⅡ浊度大。(2)塔温波动大或反应下移。(3)冷却过急,取出温度低。(4)C02气浓度低或塔的负荷大。(5)碳化塔液面低或波动大。

  • 第17题:

    碳化液内晶种的作用()。

    • A、促进晶核生长
    • B、促进晶核生成
    • C、防止二次结晶
    • D、利于初次结晶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单叙述碳化结晶细,浮碱多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操作不当,碳化反应段下移;
    2.出碱液温度过低;
    3.下段气量加的多,塔的负荷大;
    4.中和水CO2含量高;
    5.缓塔时中部温度没提起来,冷却水开的过急;
    6.气比配比不当气气比过大;
    7.下段气二氧化碳浓度低,碳化塔液面波动大。

  • 第19题:

    导致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大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传感器坏。更换新传感器。
    (2)零点漂移。重新调零即可。
    (3)刻度数据不太准确。重新刻度即可。
    (4)干扰,设备接地性能不好。重新接地。
    (5)参数设置不正确。请按照服务人员留下的记录重新输入参数。
    (6)机构间隙较大。加大间隙补偿C如果还不行则换新的机构。
    (7)传感器线路接触不良。找出接触不良点,重新接紧即可。

  • 第20题:

    简述碳化取出液沉淀量多,沉淀时间长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氨盐水浊度大;
    2.取出液温度低或冷却过急;
    3.碳化反应段下移;
    4.下段气进气量太多;
    5.中和水温度低,其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 第21题:

    碳化经常出现冒塔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导致碳化塔冒塔的原因有:
    1.碳化塔中、上部堵;
    2.上部温度高,反应段上移;
    3.中段气进气量过多;
    4.废气压力过低;
    5.碳化塔的负荷过大。冒塔的不利影响:
    1.冒塔使一些碱液带到废气总管后结疤从而造成管线堵塞;
    2.碱液带到碳化尾气净氨塔,使淡氨盐水含盐分降低,影响氨盐水的指标,使碳化操作恶化。

  • 第22题:

    石灰在空气中硬化的原因是由于()作用。

    • A、碳化
    • B、结晶
    • C、熟化
    • D、脱水

    正确答案:A,B

  • 第23题:

    结晶时酶液有什么要求?结晶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又如何?


    正确答案:结晶时对酶液有以下要求:
    A.酶在结晶之前,酶液必须经过纯化达到一定的纯度。如果酶液纯度太低,不能进行结晶。通常酶的纯度应当在50%以上,方能进行结晶。
    B.酶在结晶时,酶液应达到一定的浓度。结晶时酶液浓度应当控制在介稳区,即酶浓度处于稍微过饱和的状态。
    C.结晶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结晶条件。
    结晶方法与原理:
    A.盐析结晶法: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下,于接近饱和的酶液中缓慢增加某种中性盐的浓度,使酶的溶解度慢慢降低 ,达到稍微过饱和状态,而析出酶晶体的过程。
    B.有机溶剂结晶法:有机溶剂结晶是在接近饱和的酶液中慢慢加入某种有机溶剂,使酶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酶晶体的过程。
    C.透析平衡结晶法:将酶液装进透析袋,对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进行透析,使酶液逐步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析出结晶的过程。
    D.等电点结晶法:等电点结晶是通过缓慢改变浓酶液的pH值,使之逐渐达到酶的等电点,而使酶析出结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