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量法定氮供试品如果为固体或半固体,可用滤纸包裹加入,也可以直接加入。
第1题:
有关半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
A、琼脂含量介于固体与液体培养基之间
B、使用前也需进行质量检验
C、倾斜试管培养基处于半流动状态
D、可用于短期保存菌种
E、可用于细菌动力观察
第2题:
中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 )。
A.固体初熔时的温度
B.固体全熔时的温度
C.供试品在毛细管中收缩时的温度
D.固体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时的一段温度
E.供试品在毛细管中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
第3题:
下列有关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液体制剂相比,固体药物制剂中药物分解缓慢
B.固体制剂中药物降解通常始于表面
C.固体药物分解反应中若出现平衡现象,可用van"t Hoff方程处理
D.系统具有不稳定性
E.研究稳定性时必须测定供试品的水分
第4题:
空白试验()A.液体药物的物理性质
B.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C.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
D.用于固体药物的鉴别,也可反映药物的纯度
E.可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旋光法()A.液体药物的物理性质
B.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C.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
D.用于固体药物的鉴别,也可反映药物的纯度
E.可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熔点()A.液体药物的物理性质
B.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C.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
D.用于固体药物的鉴别,也可反映药物的纯度
E.可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第5题:
《中国药典》规定,将测定管用供试液体或固体药物的溶液(取固体供试品,按各药品项下的方法制成溶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或溶液适量(注意勿使产生气泡),置于读数至()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内检测读数,即得供试液体或溶液的旋光度。
A10
B100
C0.010
D0.001
E0.01
第6题:
废水中不能通过滤纸的所有残渣为()
第7题:
在氯化物检查中,供试品如不澄清,可用滤纸滤过后检查,其滤纸的处理方法是用含硫酸的蒸馏水洗净滤纸中的氯化物。
第8题:
顶空进样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供试品中()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第9题:
氧瓶燃烧法,固体用无灰滤纸称取和包裹。
第10题: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基础油(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这种产品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和/或填料。
第11题:
固体
总固体
悬浮固体
溶解固体
第12题:
固体初熔时的温度
固体全熔时的温度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收缩时的温度
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
第13题:
关于穿刺接种法,错误的是
A、用接种针或接种环接种
B、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半固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D、若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只沿穿刺线生长,则无动力
E、若细菌有动力,穿刺线周围的半固体培养基会变浑浊
第14题:
中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
A、固体初熔时的温度
B、固体全熔时的温度
C、供试品在毛细管内收缩时的温度
D、固体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E、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
第15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熔点”系指
A.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
B.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C.供试品在毛细管中收缩时的温度
D.固体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时的一段温度
E.供试品在毛细管中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
第16题:
第17题:
《中国药典》规定,将测定管用供试液体或固体药物的溶液(取固体供试品,按各药品项下的方法制成溶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或溶液适量(注意勿使产生气泡),置于读数至()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内检测读数,即得供试液体或溶液的旋光度。
第18题:
半微量定氮仪适于约相当于含氮量25~30mg的供试品N的测定。
第19题:
氯化物检查时,供试品如不澄清,可用含硝酸的水洗净滤纸中的氯化物后滤过。()
第20题:
锅炉煮炉时可以将固体药块直接加入炉内。
第21题:
《中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挥发性
不挥发性
半挥发性
挥发性或半挥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