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学系统光通量偏低,应调整()。A、检测器的位置B、光路系统C、外光路系统D、以上都不对

题目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学系统光通量偏低,应调整()。

  • A、检测器的位置
  • B、光路系统
  • C、外光路系统
  • D、以上都不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学系统光通量偏低,应调整()。”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仪都可以采用单道单光束光学系统,此话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因红外辐射能量低,光源和检测器的稳定性又比较差,弱信号需要放大,故对红外光谱仪应采用双光束光学系统以减少误差。

  • 第2题:

    一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降低,可能的因素有()。

    • A、光学系统光路准直效果不好
    • B、检测器位置不对
    • C、外光路受震动而发生位移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由于光源硅碳棒的原因引起光通量不稳,激光通量下降,应()。

    • A、重新接光源的引出线,使接触良好
    • B、更换发射能力好的激光管
    • C、提高激光电源的供电电压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光源主要有硅碳棒核能斯特灯,其使用温度要适意,不要过高,否则将缩短放弃使用寿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下列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包括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和检测器
    • B、红外光源主要有硅碳棒、高压汞灯、无极放电灯
    • C、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干涉调频
    • D、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由互相垂直排列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和与两镜呈45°角的分束器组成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带工作站)的干涉仪固定架有松动现象时,可以应用控制程序自动调整,然后固定,不要随意拆卸。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不能与色谱仪联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代替一般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中的()


    正确答案:迈克尔逊干涉计;单色器

  • 第9题:

    填空题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是()

    正确答案: 迈克逊干涉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前者具有哪些优越性?

    正确答案: 用迈克尔逊干涉计取代了单色器。
    (1)光学部件简单,只有一个动镜在实验中运动,不易磨损。
    (2)测量波长范围宽,其波长范围可达到45000~6cm-1
    (3)精度高,光通量大,所有频率同时测量,检测灵敏度高。
    (4)扫描速度快,可作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可与GC、LC联用。
    (5)杂散光不影响检测。
    (6)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代替一般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中的()

    正确答案: 迈克尔逊干涉计,单色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快速Fourier变换的方法得到红外光谱。它主要由光源、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组成。同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比较,在单色器和检测器部件上有很大的不同。由光源发射出红外光经准直系统变为一束平行光束后进人干涉仪系统,经干涉仪调制得到一束干涉光,干涉光通过样品后成为带有样品信息的干涉光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干涉光讯号变为电讯号,但这种带有光谱信息的干涉信号难以进行光谱解析。将它通过模/数转换器(A/D)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快速计算,将这一干涉信号所带有的光谱信息转换成以波数为横坐标的红外光谱图,然后再通过数/模转换器(D/A)送入绘图仪,便得到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完全相同的红外光谱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样品量可少到10-9~10-11g。
    (2)分辨率高,波数准确度一般可达0.5cm-1,有的可达0.005cm-1
    (3)测定的光谱范围宽,可达10000~10cm-1
    (4)扫描速度快,一般在1s内即可完成全光谱范围的扫描,比色散型仪器提高数百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部分。

    • A、硅碳棒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 B、比色皿
    • C、检测器
    • D、计算机和显示装置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一般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当光通量不稳定,激光通量下降,则可能的原因是()。

    • A、硅碳棒接触不良
    • B、激光管衰老
    • C、激光电源电压不足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结构就是迈克尔逊干涉仪,搬运或移动时应将干涉仪固定镜架的螺丝拧紧,以防松动引起干涉仪损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第二代红外光谱仪,它不使用色散元件,而是由光学探测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操作中,对于某些部件或元件不正常所造成的故障,应采用下列()方法检查出已坏元件并进行更换。

    • A、外观法和动态法结合
    • B、静态法和动态法结合
    • C、外观法、触摸法和动态法结合
    • D、外观法、触摸法、静态测试法和动态法结合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与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相比具有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价格便宜

  • 第19题:

    试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前者具有哪些优越性?


    正确答案:用迈克尔逊干涉计取代了单色器。
    (1)光学部件简单,只有一个动镜在实验中运动,不易磨损。
    (2)测量波长范围宽,其波长范围可达到45000~6cm-1
    (3)精度高,光通量大,所有频率同时测量,检测灵敏度高。
    (4)扫描速度快,可作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可与GC、LC联用。
    (5)杂散光不影响检测。
    (6)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

  • 第20题:

    简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快速Fourier变换的方法得到红外光谱。它主要由光源、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组成。同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比较,在单色器和检测器部件上有很大的不同。由光源发射出红外光经准直系统变为一束平行光束后进人干涉仪系统,经干涉仪调制得到一束干涉光,干涉光通过样品后成为带有样品信息的干涉光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干涉光讯号变为电讯号,但这种带有光谱信息的干涉信号难以进行光谱解析。将它通过模/数转换器(A/D)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快速计算,将这一干涉信号所带有的光谱信息转换成以波数为横坐标的红外光谱图,然后再通过数/模转换器(D/A)送入绘图仪,便得到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完全相同的红外光谱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样品量可少到10-9~10-11g。
    (2)分辨率高,波数准确度一般可达0.5cm-1,有的可达0.005cm-1
    (3)测定的光谱范围宽,可达10000~10cm-1
    (4)扫描速度快,一般在1s内即可完成全光谱范围的扫描,比色散型仪器提高数百倍。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傅立叶变换,正确的是(  )。
    A

    傅立叶变换就是时间函数变换成信号强度的方法

    B

    傅立叶变换就是将时间函数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

    C

    傅立叶变换就是将频率函数变换成时间函数的方法

    D

    傅立叶变换就是将信号强度变换成时间函数的方法

    E

    傅立叶变换就是将信号强度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它有干涉仪和计算机部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组成部分有哪些?核心部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没有色散元件,主要由光源(硅碳棒、高压汞灯)、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仪组成。
    核心部分为迈克尔逊干涉仪。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