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拍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题目

简述拍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拍卖进入经济学文献的时间却相当晚,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析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于20世界70年代末。近10年来,拍卖理论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拍卖理论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
更多“简述拍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五个演变方向?


    正确答案: 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 第2题: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正确答案:1、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2、特色:书法“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毫端”它集音乐、舞蹈、绘画诸种艺术的美学特性于一身:有音乐的韵律,有舞蹈的姿致,有绘画的形式感。它熔万殊的形、质、态、势、意、理于一炉,把具体的形式加以抽象化,使人们获得无穷的美感。

  • 第3题:

    战争动员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生于奴隶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成熟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2、特点:随机性、简单性
    3、形成的主要标志:概念的提出并被世界各国肯定和采用;范围扩充到国家总体力量、趋于正规和严密;领导机构的确立

  • 第4题: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正确答案:A.舒尔茨:代表作《人力的资本投资》,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把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
    2)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影响;
    4)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
    B.贝克尔:其代表作是《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1992年获诺贝尔奖。
    C.明塞尔:其主要贡献是用人力资本解释个人收入的差别。

  • 第5题:

    试述隧道设计计算理论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隧道支护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定作用在隧道结构上的荷载以及如何考虑围岩的承载能力。从这方面讲,隧道支护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大概可分为3个阶段:
    (1)刚性结构阶段:19世纪的地下建筑物大都是以砖石材料砌筑的拱形圬工结构,这类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很低,且结构物中存在有较多的接触缝,容易产生断裂。为了维护结构的稳定,当时的地下结构截面都拟定得很大,结构受力后产生的弹性变形较小,因而最先出现的理论是将地下结构视为刚性结构的压力线理论。
    压力线理论认为,地下结构是由一些刚性块组成的拱形结构,所受的主动荷载是地层压力,当地下结构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它是由绝对刚体组成的三铰拱静定体系,铰的位置分别假设在墙底和拱顶,其内力可按静力学原理进行计算。这种计算理论认为,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是其上覆岩层的重力,没有考虑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
    (2)弹性结构阶段:19世纪后期,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材料陆续出现,并用于建造地下结构,使地下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从这时起,地下结构开始按弹性连续拱形框架用超静定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内力。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是主动的地层压力,并考虑了地层对结构产生的弹性反力的约束作用。这类压力理论认为,当地下结构埋置深度较大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压力不是上覆岩层的重力,而只是围岩坍落体积内松动岩体的重力-松动压力。
    对于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①假定弹性反力阶段:这种理论假定了弹性反力的形状,以此来计算结构内力。②弹性地基梁阶段:将隧道边墙视为支承在侧面和基底地层上的双向弹性地基梁,即可计算在主动荷载作用下拱圈和边墙的内力。
    (3)连续介质阶段:由于人们认识到地下结构与地层是一个受力整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岩体力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计算地下结构内力的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计算方法以岩体力学原理为基础,认为坑道开挖后向洞室内变形而释放的围岩压力将由支护结构与围岩组成的地下结构体系共同承受。一方面围岩本身由于支护结构提供了一定的支护阻力,从而引起它的应力调整,达到新的平衡;另一方面,由于支护结构阻止围岩变形,它必然要受到围岩给予的反作用力而发生变形。

  • 第6题:

    试论述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的环境以及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的环境
    1、技术环境
    1.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这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2.网络的普及和成熟。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快捷、安全、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平台。
    3.信用卡及其他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为电子商务中的网上支付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4.安全协议的应用。为在网络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2、经营环境
    1.市场环境,“无纸化”成为共同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客户满意度,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降低交易成本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2.政府大力支持,政府开始尝试“网上采购”,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家信息化建设
    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1.EFT和EDI阶段
    2.互联网电子商务阶段
    3.E概念电子商务阶段

  • 第7题:

    问答题
    试论述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的环境以及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的环境
    1、技术环境
    1.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这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2.网络的普及和成熟。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快捷、安全、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平台。
    3.信用卡及其他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为电子商务中的网上支付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4.安全协议的应用。为在网络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2、经营环境
    1.市场环境,“无纸化”成为共同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客户满意度,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降低交易成本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2.政府大力支持,政府开始尝试“网上采购”,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家信息化建设
    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1.EFT和EDI阶段
    2.互联网电子商务阶段
    3.E概念电子商务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1.酝酿提出阶段。从党的十六大以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看做是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酝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吹响了新一轮理论创新的号角,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宣言书。之后,总书记又先后提出了“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观点,至此,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已初步形成。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2.逐步形成阶段。从十六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召开,是丰富完善阶段。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不但指导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而且体现在规划之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
    3.成熟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成熟。十七大的召开,既是科学发展观成熟的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崭新起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拍卖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产生背景:
    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拍卖进入经济学文献的时间却相当晚,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别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在此之前,研究拍卖问题的经济理论文献几乎是空白,而此后近20年里拍卖理论的进展也相当缓慢;
    ②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运用博弈论、实验以及经验检验作为研究工具;
    ③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维克里在1961年发表的《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开创了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拍卖行为的先河;
    ④近1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关于拍卖问题的研究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拍卖理论也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
    发展趋势:
    ①从决策科学的角度看,拍卖中的博弈双方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双方的交易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拍卖理论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如何把拍卖问题融合到一般性均衡问题,使博弈理论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用武之地,也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③多属性网上拍卖必将影响到整个企业供应链的重组,也将大大缩短企业的采购周期,节约采购成本,基于供应链的网上拍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也就成为研究热点。尽管拍卖理论在很多地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在短短半个世纪中取得的成绩仍然足以使它成为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拍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正确答案: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拍卖进入经济学文献的时间却相当晚,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析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于20世界70年代末。近10年来,拍卖理论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拍卖理论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审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审计信息化的产生是审计科学、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电子数据处理技术等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在1954年,美国就首次将工资计算用电子计算机加以实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进入了会计和管理领域。此后,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在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很早就对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除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信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审计信息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需求外,从审计工作自身的角度来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在原因:一方面,在电子数据处理(EDP)的初期,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无法或是很少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即使审计,也多是采用绕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是由于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以查错防弊为主发展到经营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同时,由外部审计向内部审计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战争动员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生于奴隶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成熟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2、特点:随机性、简单性
    3、形成的主要标志:概念的提出并被世界各国肯定和采用;范围扩充到国家总体力量、趋于正规和严密;领导机构的确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从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起,到现在主流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走过了逾50年的历程。这个历程中总的来看,分为三个突出的时期。
    1.初创时期(1956-1960)
    在这一段时期共开办了14个计算机专业。当时新建的计算机专业大多称为“计算装置”,强调从基本元器件开始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多设置在自动控制系。  同时,一些重点大学新建了计算数学专业,从事算法设计人才的培养。
    2.发展时期(1978-1986)
    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在国家科委主持起草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又把电子计算机列为8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课题,放在突出的地位。我国计算机教育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在这一段时期共开办了74个计算机专业。出现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部分重点大学批准建立了计算机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多层次的计算机人才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3.高速发展时期(1994年至今)
    1995年左右,World Wide Web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使“计算”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突然觉得需要很多很多的“计算机人才”。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教育中。一方面,若干相关课程被引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干脆办起了“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新专业。同时,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计算机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该阶段的计算机教育特点是:
    (1)计算机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较大变化
    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
    (2)办学单位和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
    (3)教材内容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从国外著名出版公司引进了成套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其中包括不少经典的著名教材。

  • 第14题:

    简述审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审计信息化的产生是审计科学、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电子数据处理技术等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在1954年,美国就首次将工资计算用电子计算机加以实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进入了会计和管理领域。此后,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在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很早就对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除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信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审计信息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需求外,从审计工作自身的角度来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在原因:一方面,在电子数据处理(EDP)的初期,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无法或是很少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即使审计,也多是采用绕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是由于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以查错防弊为主发展到经营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同时,由外部审计向内部审计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发展。

  • 第15题:

    简述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正确答案:①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放映电影的试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了最大成就,电影正式诞生了。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因此,电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此间,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卓别林正是这一时期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影片成为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随着影像和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影片更精彩、更震撼人心。
    ②电视的产生与发展:电影是电视的先导,电视在各个方面所沿袭的理论基本来自电影。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此后,电视艺术迅速发展。

  • 第16题:

    简述我军作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我军作战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军事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来等历史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理论体系,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战略上集中指挥,战役战斗上分散指挥等作战原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达到的新的水平。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大规模正规军团作战理论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了合同作战并向联合作战发展,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和规范。

  • 第17题:

    简述会计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述我国拍卖行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历程

    正确答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1986年11月,中断了30年的拍卖行业重新在中国恢复,第一家拍卖行在广州成立.以1997年1月拍卖法实施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恢复和试点阶段
    广州拍卖行成立后,沈阳在1987年10月成立了中国第二家拍卖行.1988年上海和北京也相继成立了数家拍卖行.不久,经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拟定的<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中,拍卖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并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给国内拍卖行业确立了地位,也由此获得了合法的地位.199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其中指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物出来的公开拍卖制度,有计划地建立拍卖行,为使拍卖行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各地市的拍卖行除办公物拍卖外,可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其他物品的拍卖业务,充分发挥公开拍卖制度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从而使各类拍卖机构驶入快车道.1994年,苏富比,佳士得世界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先后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2)拍卖业的发展阶段
    拍卖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拍卖业结束了恢复试点阶段,进入常规发展期,@重视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全国拍卖师考试随即展开,提高行业人员素质,提高运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城实信用体系,缩短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企业之间的差距.行业协会成为行业研究,探讨问题,展望长远,指导行业工作的重要平台.@经营范围从有形商品的公物拍卖到文物艺术品拍卖,再到无形商品拍卖,日趋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基本上涵盖了可以流通商品的全部@操作手段也日益规范,,遵循商业惯例,操作过程,运作方式,经营行为逐渐趋于规范化,国际化.截至2008年底,我国拍卖机构近6000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拍卖总成交额突破2700亿元人民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五个演变方向?

    正确答案: 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正确答案: 1、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2、特色:书法“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毫端”它集音乐、舞蹈、绘画诸种艺术的美学特性于一身:有音乐的韵律,有舞蹈的姿致,有绘画的形式感。它熔万殊的形、质、态、势、意、理于一炉,把具体的形式加以抽象化,使人们获得无穷的美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正确答案: A.舒尔茨:代表作《人力的资本投资》,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把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
    2)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影响;
    4)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
    B.贝克尔:其代表作是《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1992年获诺贝尔奖。
    C.明塞尔:其主要贡献是用人力资本解释个人收入的差别。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