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于2010年3月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并演示了一种新医疗器械。丁某独立开发出相同产品并在2010年6月5日出版的某期刊上详细介绍了该医疗器械的结构。丁某和王教授分别于2010年6月20日和2010年7月1日就该医疗器械申请专利。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丁某独立完成发明并且在王教授之前提出了专利申请,因此应当由丁某获得专利权B、王教授和丁某的上述专利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C、王教授在该学术会议上公开其发明后,任何人就该发明提出的任何专利申请都丧失了新颖性D、王教授的专利申请享受6个月的

题目

王教授于2010年3月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并演示了一种新医疗器械。丁某独立开发出相同产品并在2010年6月5日出版的某期刊上详细介绍了该医疗器械的结构。丁某和王教授分别于2010年6月20日和2010年7月1日就该医疗器械申请专利。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丁某独立完成发明并且在王教授之前提出了专利申请,因此应当由丁某获得专利权
  • B、王教授和丁某的上述专利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
  • C、王教授在该学术会议上公开其发明后,任何人就该发明提出的任何专利申请都丧失了新颖性
  • D、王教授的专利申请享受6个月的宽限期,因此其专利申请具备新颖性

相似考题
更多“王教授于2010年3月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并演示”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不丧失新颖性公开的情形有( )。

    A.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B.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再次展出

    C.在规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D.在规定的电视台首次播出


    正确答案:C
    考查的知识点是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具备的新颖性的实质要件。根据《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因此,正确答案为C。

  • 第2题: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一定会导致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 )

    A、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8个月在我国政府主办的某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

    B、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3个月在某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技术会议上首次公开

    C、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2个月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主办的核心期刊上首次公开发表

    D、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1个月被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发布在互联网上


    参考答案:AC

  • 第3题:

    王大山教授在2001年6月开始一本学术专著的写作,该专著于2002年7月定稿,2002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下列关于他人使用王教授作品的行为中,属于“合理使用”的是:

    A:李某未经王教授许可,将其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B:张某未经王教授许可,将其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C:孙某未经王教授许可,为了介绍该学术著作而适当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
    D:刘某未经王教授许可,为学校课堂教学需要而使用并出版发行

    答案:A,B,C
    解析:
    依据《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ABC项正确,D项错误。值得注意的是,《著作权法》第22条第11项例外具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第一,必须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包括外国人的作品。第二,必须是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不包括使用其他语言文字,如藏文、蒙古文、俄文、英文等创作的作品。第三,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作品仅限于在国内出版发行,不得销往国外。

  • 第4题:

    下列关于“发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意刊物转载已经发表的稿件,应明确要求刊物注明“转载”字样,并公开说明原刊载处。
    • B、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
    • C、未经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刊登的稿件,可以再次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发表。
    • D、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上刊登后,不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我国首届行为医学学术会议于()年在天津召开。

    • A、1987
    • B、1990
    • C、1991
    • D、1999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公开,但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有()。

    • A、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发表
    • B、在规定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 C、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的内容
    • D、他人经申请人同意而披露发明创造的内容
    • E、在国外有关杂志上首次发表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在我国,下列公开使技术丧失新颖性的是()

    • A、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 B、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展出的
    • C、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 D、在国家级期刊上首次发表的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交流包括通过()、()和通信等进行的私人交流,通过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等进行的(),通过召开或参与学术会议等进行的公开交流等。

    • A、文献交流
    • B、访问
    • C、电话交流
    • D、个人接触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在中国法制上,首次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的法律是()。

    • A、魏律
    • B、晋律
    • C、《永明律》
    • D、北魏律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发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意刊物转载已经发表的稿件,应明确要求刊物注明“转载”字样,并公开说明原刊载处。

    B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

    C

    未经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刊登的稿件,可以再次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发表。

    D

    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上刊登后,不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一定会导致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
    A

    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5个月在我国政府主办的某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

    B

    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4个月被独立作出同样发明创造的他人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科技会议上首次公开

    C

    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7个月被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发布在互联网上

    D

    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2个月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主办的核心期刊上首次公开发表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张教授的新作中,有相当的篇幅逐字逐句都与王教授稍早出版的著作相同,张教授与王教授是同事。因此,上述相同的篇幅并不属于张教授本人的贡献,在对待王教授的知识产权上,张教授是不诚实的。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以下哪项证据?
    A

    如果没有上述存疑的篇幅,就不会有张教授的新作

    B

    在撰写新作的过程中,张教授有机会见到了王教授著作的手稿

    C

    上述存疑的篇幅,并不是王教授借鉴了张教授的观点

    D

    张教授认为上述存疑的篇幅是针对相关问题的最好表述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甲完成一项产品发明并于2010年5月10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该产品。乙独立开发出相同的产品,并在2010年8月5日出版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该产品。就该产品,乙于2010年8月底提出专利申请,甲于2010年9月1日提出专利申请。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由于乙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比甲早,如果甲乙二人的申请皆满足其它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则乙应当获得专利权

    B.由于该发明已在学术会议上公开,因此甲的申请丧失了新颖性

    C.由于甲的发明享有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因此在宽限期内的任何公开都不会影响甲的申请的新颖性

    D.由于该发明在申请日前已在杂志上被公开,因此甲和乙的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王教授将其一篇学术论文投递给某核心期刊杂志社。未经王教授的许可,该杂志社委托张某对王教授的该作品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张某。王教授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A.杂志社侵犯了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未侵权

    B.杂志社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侵了权

    C.杂志社和张某均侵犯了60王教授的著作权

    D.杂志社和张某均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案情:王某于2009年12月15日向卫生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涉及公开职业病会诊所需检查项目及标准等事项。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针对上述申请于2009年12月31日作出答复。王某不服,于2010年1月18日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卫生部行政复议办公室于当日收到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但一直未作出复议决定。王某不服,于2011年9月14日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主张卫生部的不作为给其健康权造成了侵害而请求赔偿。卫生部辩称王某的起诉期限已经超过。
    问题:
    1.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2.王某的复议申请,卫生部何日受理的?为什么?
    3.卫生部的辩称是否成立?为什么?
    4.王某的赔偿请求是否应当得到支持?
    5.受诉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答案:
    解析:
    1.本案应由卫生部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王某的复议申请,卫生部于2010年1月18日受理的。《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本案中,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既不属于上述不予受理的情形,亦不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应予受理的情形,应依法认定卫生部于2010年1月18日受理了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
    3.卫生部的辩称不能成立。根据《行诉法解释》,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 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本案中,卫生部在收到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后,一直未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也未告知诉权和起诉期限。王某于2011年9月14日提起行政诉讼,没有超过2年的最长保护 期限。
    4.不应得到支持。因为卫生部的复议不作为与王某的身体健康程度之间不存在国家赔偿法所认可的因果关系。
    5.受诉法院应当判决卫生部在一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

  • 第16题:

    学术批评要坚持学术与学术对话,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议要采用()的方法来进行。

    • A、公开发表学术批评文章
    • B、学术评价
    • C、据理力争
    • D、召开学术会议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王教授在2003年6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并于同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著是王教授单位的一项科研课题,单位为王教授的写作与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王教授与单位没有就专著的著作权属进行任何约定。王教授的同事甲为了使王教授能顺利完成该学术著作,承担了王教授其他课题的组织工作,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专著出版后,另一所大学的乙教授对该专著非常推崇,不仅将其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教材,而且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引用了王教授著作的若干结论,并且都注明了出处。 根据上述事实和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乙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王教授的著作权?为什么?


    正确答案: 乙将王教授著作作为研究生教学指定教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0.5分)。乙的引用行为也没有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0.5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0.5分),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0.5分)。

  • 第18题:

    我国第六次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 A、1995年8月在武汉召开
    • B、1996年9月在成都召开
    • C、1997年10月在南京召开
    • D、1998年11月在天津召开
    • E、2002年在北京召开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一件专利申请的申请日是2010年2月5日,下列哪些技术相对于该申请而言属于现有技术?()

    • A、2010年2月5日前在美国公开使用的一项技术
    • B、由他人于2010年1月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技术
    • C、在印刷日是2010年2月但无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日的某科技杂志上记载的技术
    • D、2010年2月5日前在某印有“内部资料”字样,且确系在特定范围内发行并要求保密的出版物上记载的技术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由美国的科特勒教授于5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多选题
    一件专利申请的申请日是2010年2月5日,下列哪些技术相对于该申请而言属于现有技术?()
    A

    2010年2月5日前在美国公开使用的一项技术

    B

    由他人于2010年1月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技术

    C

    在印刷日是2010年2月但无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日的某科技杂志上记载的技术

    D

    2010年2月5日前在某印有“内部资料”字样,且确系在特定范围内发行并要求保密的出版物上记载的技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专利法第3次修改后,使用公开也适用绝对新颖性标准,A选择。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属于以其他方式公开,B选择。印刷日上只写了2010年2月的,视为在该月最后一天即2月28日发表,不破坏新颖性,C排除。内部资料不属于公开出版物,不破坏新颖性,D排除。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1.2.1节:出版物公开
    专利法意义上的出版物是指记载有技术或设计内容的独立存在的传播载体,并且应当表明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时间。
    符合上述含义的出版物可以是各种印刷的、打字的纸件,例如专利文献、科技杂志、科技书籍、学术论文、专业文献、教科书、技术手册、正式公布的会议记录或者技术报告、报纸、产品样本、产品目录、广告宣传册等,也可以是用电、光、磁、照相等方法制成的视听资料,例如缩微胶片、影片、照相底片、录像带、磁带、唱片、光盘等,还可以是以其他形式存在的资料,例如存在于互联网或其他在线数据库中的资料等。
    出版物不受地理位置、语言或者获得方式的限制,也不受年代的限制。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量多少、是否有人阅读过、申请人是否知道是无关紧要的。
    印有“内部资料”、“内部发行”等字
    样的出版物,确系在特定范围内发行并要求保密的,不属于公开出版物。出版物的印刷日视为公开日,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日的除外。印刷日只写明年月或者年份的,以所写月份的最后一日或者所写年份的12月31日为公开日。
    审查员认为出版物的公开日期存在疑义的,可以要求该出版物的提交人提出证明。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1.2.1节:使用公开
    由于使用而导致技术方案的公开,或者导致技术方案处于公众可以得知的状态,这种公开方式称为使用公开。
    使用公开的方式包括能够使公众得知其技术内容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交换、馈赠、演示、展出等方式。只要通过上述方式使有关技术内容处于公众想得知就能够得知的状态,就构成使用公开,而不取决于是否有公众得知。但是,未给出任何有关技术内容的说明,以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得知其结构和功能或材料成分的产品展示,不属于使用公开。
    如果使用公开的是一种产品,即使所使用的产品或者装置需要经过破坏才能够得知其结构和功能,也仍然属于使用公开。此外,使用公开还包括放置在展台上、橱窗内公众可以阅读的信息资料及直观资料,例如招贴画、图纸、照片、样本、样品等。
    使用公开是以公众能够得知该产品或者方法之日为公开日。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1.2.3节:以其他方式公开
    为公众所知的其他方式,主要是指口头公开等。例如,口头交谈、报告、讨论会发言、广播、电视、电影等能够使公众得知技术内容的方式。口头交谈、报告、讨论会发言以其发生之日为公开日。公众可接收的广播、电视或电影的报道,以其播放日为公开日。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首届行为医学学术会议于()年在天津召开。
    A

    1987

    B

    1990

    C

    1991

    D

    1999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第六次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A

    1995年8月在武汉召开

    B

    1996年9月在成都召开

    C

    1997年10月在南京召开

    D

    1998年11月在天津召开

    E

    2002年在北京召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