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于2007年5月就一种新型电池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于2008年12月4日公布。乙公司于2007年9月自行研制了同样的电池,并于同年10月正式批量生产。2009年10月16日,甲公司的申请被公告授予专利权,此时,乙公司仍保持原有的规模生产该种电池。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乙公司的行为不视为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B、甲公司可以就乙公司2008年12月4日至2009年10月16日之间的生产行为要求其支付适当的费用C、由于乙公司在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公布之前已进行了批量生产,故甲公司的专利权应当被宣告无

题目

甲公司于2007年5月就一种新型电池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于2008年12月4日公布。乙公司于2007年9月自行研制了同样的电池,并于同年10月正式批量生产。2009年10月16日,甲公司的申请被公告授予专利权,此时,乙公司仍保持原有的规模生产该种电池。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乙公司的行为不视为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 B、甲公司可以就乙公司2008年12月4日至2009年10月16日之间的生产行为要求其支付适当的费用
  • C、由于乙公司在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公布之前已进行了批量生产,故甲公司的专利权应当被宣告无效
  • D、甲公司可以就乙公司在2009年10月16日后的生产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考题
更多“甲公司于2007年5月就一种新型电池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于2008年12月4日公布。乙公司于2007年9月自行研制了同样的电池,并于同年10月正式批量生产。2009年10月16日,甲公司的申请被公告授予专利权,此时,乙公司仍保持原有的规模生产该种电池。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乙公司的行为不视为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B、甲公司可以就乙公司2008年12月4日至2009年10月16日之间的生产行为要求其支付适当的费用C、由于乙公司在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公布之前已进行了批量生产,故甲公司的专利权应当被宣告无”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完成了一项发明,约定以20万元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乙公司,该合同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并经过公告。该发明被授予专利后,乙公司发现丙公司早已持有该技术,一直用于生产某产品。经调査发现,甲在转让专利申请权之前曾与丙公司签订过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允许丙公司使用该技术秘密。乙公司起诉甲、丙公司侵犯专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侵犯了乙的专利权
    B.丙也侵犯了乙的专利权
    C.丙要继续使用该技术,须向乙支付使用费
    D.甲要为违反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行为对乙负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
    考点:专利权的保护
    讲解:甲与丙的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早于甲与乙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成立,因此甲与丙的行为不可能侵犯乙的专利权,因为行为之时,乙尚无专利权。故A、B错误。对乙而言,甲须为其违反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行为负赔偿责任。故D正确。丙对技术秘密的使用权乃是基于与甲的有效合同获得,与乙之间并无直接的法律关系,因此并可继续使用该技术,而无须向乙公司支付使用费。故C错误。

  • 第2题:

    甲公司获得一项灯具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乙公司未经甲公司的许可制造了相同设计的灯具,并出售给丙酒店。丙酒店使用该灯具装饰其酒店大堂使其显得金碧辉煌以招徕顾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公司和丙酒店的上述行为均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B.乙公司的上述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但丙酒店的上述行为未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C.乙公司的上述行为未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但丙酒店的上述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乙公司和丙酒店的上述行为均未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答案:B
    解析:
    《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根据该条款,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外观设计专利的情形仅包括“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不包括“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制造并销售该外观设计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丙酒店的行为是购买和使用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不属于《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侵权行为。综上,本题答案为:B。

  • 第3题:

    甲是乙公司的研发人员,经长期研究,完成单位交付的研发任务,开发出了一种抗癌新药,现欲申请专利。以下关于该成果权利归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均归甲
    B.专利申请权归乙公司,专利权归甲
    C.专利申请权归甲,专利权归乙公司
    D.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均归乙公司

    答案:D
    解析:
    根据规定,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所以本题选D选项。

  • 第4题:

    甲公司委托乙研究所为其开发一种技术,并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但双方没有约定技术成果的归属。乙研究所按约定交付了符合要求的技术成果,甲公司按约定支付了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后乙研究所就该技术成果提交了专利申请。根据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乙研究所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
    • B、乙研究所享有就该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权利,但若乙研究所转让该专利申请权,则甲公司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 C、如果乙研究所的该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则甲公司未经乙研究所许可,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该专利
    • D、如果乙研究所的该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则甲公司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正确答案:B,D

  • 第5题:

    甲完成了一项发明,约定以20万元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乙公司,该合同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登记并以公告。该发明被授予专利权后,乙公司发现丙公司早已持有该技术,并且一直用于生产某产品。经调查,甲公司在转让专利申请权之前,曾经与丙公司签订过技术秘密转让协议,允许丙公司一般使用该技术秘密。乙公司起诉甲、丙公司侵犯专利权。请问:丙公司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丙公司基于甲公司的许可,使用该技术,与乙公司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故不需要向乙支付费用。但甲需要对其违反瑕疵担保义务,对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 第6题:

    甲公司于2006年提交的“用于治疗心脏病药物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2009年被授予专利权。甲公司于2010年发现乙公司少量生产药品“心康”,即向人民法院起诉乙公司侵犯其专利权。乙公司证明存在下列哪些事实之一的,就足以认定其行为不构成侵权?()

    • A、“心康”的生产方法与该专利方法相比缺少一个关键步骤
    • B、“心康”与该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不同
    • C、乙公司生产“心康”是为了提供药品注册所需的信息
    • D、乙公司自2005年起就以现有规模生产了药品“心康”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甲公司欲就乙公司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起诉,下列哪些法院具有管辖权?()

    • A、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 B、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C、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D、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C

  • 第8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在甲公司诉乙公司侵犯其专利权的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依照下列哪些方式确定乙公司的赔偿数额?()

    • A、甲公司因乙公司的侵权行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能够确定的,依照该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
    • B、甲公司因乙公司的侵权行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依照乙公司因制造该产品而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 C、乙公司制造产品的数量能够确定的,以乙公司制造该产品的数量乘以甲公司销售其专利产品的价格为赔偿数额
    • D、乙公司制造产品的数量难以确定的,以丙公司销售该产品的数量乘以甲公司销售其专利产品的价格为赔偿数额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单选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甲公司就乙公司在2010年6月18日前的行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何时届满?()
    A

    2011年11月27日

    B

    2012年4月7日

    C

    2012年5月9日

    D

    2012年6月18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甲是乙公司的研发人员,经长期研究,完成单位交付的研发任务,开发出了一种抗癌新药,现欲申请专利。以下关于该成果权利归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均归乙公司

    B

    专利申请权归乙公司,专利权归甲

    C

    专利申请权归甲,专利权归乙公司

    D

    乙公司转让专利权时,甲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BC三项,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D项,法人订立技术合同转让职务技术成果时,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 第11题:

    多选题
    甲公司就一项手术刀于2010年6月10日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于2010年9月29日获授权。乙公司2010年8月15日自行研制出了相同的手术刀,于2010年9月29日前完成了生产制造的准备。未经甲公司许可,乙公司于2010年10月开始制造该手术刀,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了丁医院使用。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乙的制造行为侵犯甲的专利权

    B

    乙在专利授权前已经做好了生产制造的准备,其制造行为不侵犯甲的专利权

    C

    丙的销售行为侵犯甲的专利权

    D

    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其使用行为不侵犯甲的专利权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公司拥有一项治疗某种流行疾病特效药物的发明专利,乙公司具备实施该发明专利的条件。下列哪些情形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根据乙公司提出的申请给予其实施甲公司发明专利的强制许可?()
    A

    甲公司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其专利

    B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享有该专利权导致其生产经营困难

    C

    乙公司为开拓海外市场,打算制造该药物,专门出口到甲公司不享有专利权的国家

    D

    乙公司拥有一项药物发明专利权,其实施依赖于甲公司发明的实施,乙公司的药物与甲公司的药物相比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0年3月,甲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11年9月公布,2013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11年2月,乙公司独立研发出相同零部件后,立即组织生产并于次月起持续销售给丙公司用于组装汽车。2012年10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销售行为。2015年6月,甲公司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 )

    A.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
    B.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已过
    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丙公司没有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专利权侵权。 《专利法》第13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本案中,2013年7月3日以前,甲公司尚未获得专利权,其无权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但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适当费用,故A项错误。
    《专利法》第68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据此可知,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即从2013年7月3日起开始计算,至2015年6月尚未超过2年。因此,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未经过,故B项错误。
    《专利法》第69条第2项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本案中,2010年3月,甲公司申请发明专利,乙公司于2011年2月起开始生产、销售相同产品,乙公司是在甲公司专利申请日后开始制造、销售相同产品的,构成专利权侵权,故C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规定,将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作为零部件,制造另一产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专利法》第11条规定的使用行为;销售该另一产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专利法》第11条规定的销售行为。据此可知,丙公司也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故D项错误。

  • 第14题:

    甲、乙两公司各自独立发明了相同的节水型洗衣机。甲公司于2013年6月申请发明专利权,专利局于2014年12月公布其申请文件,并于2015年12月授予发明专利权。乙公司于2013年5月开始销售该种洗衣机。另查,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拆解分析该洗衣机,即可了解其节水的全部技术特征。丙公司于2014年12月看到甲公司的申请文件后,立即开始制造并销售相同的洗衣机。2016年1月,甲公司起诉乙、丙两公司侵犯其发明专利权。关于甲公司的诉请,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如甲公司的专利有效,则丙公司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使用甲公司的发明构成侵权
    B.如乙公司在答辩期内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甲公司的专利权无效,则法院应中止诉讼
    C.乙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在甲公司的专利申请日之前就已制造相同的洗衣机、且仅在原有制造能力范围内继续制造,则不构成侵权
    D.丙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制造销售的洗衣机在技术上与乙公司于2013年5月开始销售的洗衣机完全相同,法院应认定丙公司的行为不侵权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A项错误:在专利局授予申请人专利权之前,申请人并没有专利权,因此在初期审查时的使用行为并未构成侵犯专利权。但根据《专利法》第68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因此甲公司可以要求丙公司支付使用费。
    B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或者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维持专利权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
    C项正确:根据《专利法》第69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所以乙公司有先用权,不构成侵权。
    D项正确:《专利法》第62条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丙公司证明甲公司的专利权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 第15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何时届满?()

    • A、2028年4月7日
    • B、2028年4月10日
    • C、2029年11月27日
    • D、2030年6月18日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甲完成了一项发明,约定以20万元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乙公司,该合同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登记并以公告。该发明被授予专利权后,乙公司发现丙公司早已持有该技术,并且一直用于生产某产品。经调查,甲公司在转让专利申请权之前,曾经与丙公司签订过技术秘密转让协议,允许丙公司一般使用该技术秘密。乙公司起诉甲、丙公司侵犯专利权。请问:甲公司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甲与丙签订的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先于甲与乙签订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因为在行为时,乙公司尚不具有专利权,故甲、丙的行为不存在侵权的可能。

  • 第17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甲公司就丙公司2010年6月18日后的销售行为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A、与丙公司进行协商
    • B、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 C、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处理
    •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制造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遂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下列就甲公司提出的申请,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公司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状
    • B、甲公司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授权通知书以证明其专利权真实有效
    • C、甲公司应当提交证明乙公司实施侵犯其专利权行为的证据
    • D、甲公司应当提供担保

    正确答案:C,D

  • 第19题:

    甲公司于2003年2月研制出一种用于测试室内空气清洁度的装置,并于2003年6月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乙厂于2003年1月研制出了同样的装置,并于2003年5月作好制造准备后开始投产,于2003年11月将生产出的1500台装置投放市场销售。2006年3月10日,甲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被公告授予专利权,此时,乙厂依然在进行生产,但规模一直控制在1500台以内。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甲公司的专利权应当被宣告无效,因为甲公司研制出该装置的时间是在乙厂之后
    • B、乙厂2003年11月的销售行为构成了对甲公司专利权的侵犯
    • C、乙厂在2006年3月10日前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但其后的生产销售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 D、乙厂在2006年3月10日后的生产销售行为不视为侵犯甲厂的专利权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甲是乙公司的研发人员,经长期研究,完成单位交付的研发任务,开发出了一种抗癌新药,现欲申请专利。以下关于该成果权利归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均归甲
    • B、专利申请权归乙公司,专利权归甲
    • C、专利申请权归甲,专利权归乙公司
    • D、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均归乙公司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成都的甲公司以邮寄的方式递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信封上的邮戳日为2008年4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4月10日收到该申请。该申请于2009年11月27日公布,并于2010年6月18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广州的乙公司自2010年4月7日起在深圳制造与甲公司专利申请相同的产品,并将甲公司的专利申请号前加“ZL”字样标注于产品的包装上。丙公司在长沙销售乙公司的上述产品。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甲公司的专利授权后。甲公司于2010年5月9日得知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就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乙公司在2010年6月18日后的生产行为是假冒专利行为

    B

    乙公司在2010年6月18日后的生产行为是冒充专利行为

    C

    丙公司在2010年6月18日后的销售行为是假冒专利行为

    D

    丙公司在2010年6月18日前的销售行为不是专利侵权行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甲公司就其员工孙某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后,自行实施了该专利。随后甲公司将该专利权许可给子公司乙公司实施。甲公司在规章制度中未规定也未与孙某约定奖励报酬事宜。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甲公司在专利权被授予后应当给予孙某奖励

    B

    甲公司自行实施其专利后应当给予孙某报酬

    C

    甲公司将专利许可给乙公司后,甲公司应当给予孙某报酬

    D

    甲公司将专利许可给乙公司后,乙公司应当给予孙某报酬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科学家甲完成了一项发明,约定以20万元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乙公司,该合同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并经过公告。该发明被授予专利后,乙公司发现丙公司早已持有该技术,一直用于生产某产品。经调查发现,甲在转让专利申请权之前曾与丙公司签订过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允许丙公司一般使用该技术秘密。乙公司起诉甲、丙公司侵犯专利权。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甲侵犯了乙的专利权

    B

    丙也侵犯了乙的专利权

    C

    丙要继续使用该技术,须向乙支付使用费

    D

    甲要为违反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行为向乙负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B两项,甲与丙的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早于甲与乙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成立,此时,乙尚无专利权,因此甲与丙的行为不可能侵犯乙的专利权。
    C项,丙对技术秘密的使用权乃是基于与甲的有效合同获得,与乙之间并无直接的法律关系,因此,可继续使用该技术,且无须向乙公司支付使用费
    D项,对乙而言,甲须为其违反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行为负赔偿责任。